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4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分矮小,多少降低了騎兵的戰鬥力。接著,演練多次的步兵破騎兵戰術出現了。沒有了車子,卻有鉤鐮槍與砍馬斧,但這個大斧子主要還是用來馬上砍伐山林做柵欄的。此刻當作砍馬腿的工具了。
不停地有大食騎兵衝進山林,也殺傷了唐朝計程車兵,然而卻一個個有去無回,巴沙夫環顧四周,看到帶過來的五百騎兵只剩下一半了,心中才發虛了。又匆忙地下令:“撤。”
這一喊撤,引發了小小的混亂。若是其他軍種,很有可能讓他得逞了,只要調轉馬頭,與步兵配合,就可以延緩戰機。有了這支軍隊的牽制,即便渡過河,也無法修建一道簡易的工事。那麼即將到來的局面會變得很是兇險。
但是今天巴少夫遇到的卻是一群悍將。薛訥很想為自己正名,駱務整作為一名契丹人,卻讓李威提為東路指揮將領,居於李威親自再三載培的薛訥之上,感激涕零,更想證明自己。辛承嗣是一個粗人,但皇帝對他一直很好,知道自己除了玩命,別無所長。雖然三人歲數不大,但是勇氣彌補了年齡的不足。
看到大食人撥馬想退,幾乎同時喝道:“衝。第一道用弓箭繼續射,第二道用槍拋投,第三道用斧砍,第四道用刀殺敵。”
命令一下,唐軍主動分成三路殺了出來。大食人正因為巴沙夫命令引起了一個小混亂,前面的人在調頭,後面的人還在陸續向前衝,正好唐軍殺出。這一下造成了更大的傷亡,特別是調頭的一批大食兵,因為側轉身來,沒有盾牌的保護,紛紛中箭落下。巴沙夫自己也中了一箭,忍痛向後逃去。
“追!”駱務整再次喝道。
追了下去,後面的大食步兵此時也跟了上來,有人在組織防禦陣型,但大食騎兵的後退,也引發了混亂。薛訥靈機一動,看了看身邊的將士,正好有幾名河中地區計程車兵,問道:“你們那一個會波斯語言。”
語言成了最頭痛的事。不但唐軍中很少有人能聽能說大食與波斯語,許多士兵連河中地區的語言都不會。而河中地區計程車兵也未必全部會說大食與波斯語,甚至連唐朝的話也未必能聽得懂。
“我!”一個滿嘴絡腮鬍子的中年大漢答道。
“你對他們喊,我們唐朝率幾十萬大軍前來呼羅珊,替波斯人復國,讓波斯計程車兵不要抵抗了。”
腮鬍子應了一聲,一邊奔跑一邊嘰裡哇啦地喊著。
“再喊,投降不殺,會讓他們回家。反抗者一律格斃勿論。”
“喏。”
再喊。
軍中還有一些機靈的河中士兵,聽到絡腮鬍子喊,他們也跟著喊。因為地緣的關係,河中地區的百姓與波斯百姓很親密,特別是康國與安國這些與波斯接鄰的國家。
幾十名河中士兵在亂喊一氣,還是有人在放箭,不過前面是大食敗退的騎兵,使他們有顧忌。等到自己騎兵退了過來,唐朝軍隊也不遠了,而且因為騎兵帶來的衝擊,使部隊出現了慌亂。少數人在放箭,大多數人產生了彷徨,手中拿著弓箭猶豫不決。
“再喊,再不投降,絕不饒恕了。”
“喏。”
再次喊了起來。
眼看唐軍無比兇悍的接近了,再聽著喊聲,有計程車兵本來舉起的弓箭居然放了下來。落在後面的這群步兵沒有一個真正大食,幾乎全部是波斯兵。這樣,給唐軍帶來的傷害更小。
“殺!”辛承嗣體力好,第一個衝在軍中。
手起刀落,一名波斯兵的人頭就被削去。看到他兇悍如此,立即有許多士兵放下了武器,抱頭投降。還有士兵也拔腿就逃。巴沙夫不停吆喝都沒有用。
“殺!”三路唐軍象下山的猛虎,衝進了敵軍。少數繼續反抗計程車兵幾乎象投在湖泊中石子濺起的浪花,很快無聲無息。
駱務整又下了一道命令:“薛將軍,你率領手下看押俘虜,押運他們到敵營搬運物資,辛將軍,我們繼續衝向敵***營。”
薛訥很不情願,仍然無奈應了一聲。
他留了下來,清點俘虜,然後命令他們返回去,還要將敵人在東路大營的武器、糧草與帳蓬搬到瓜卵山。以瓜卵山的山勢修一道堅固的大營,作為未來的橋頭堡。
駱務整與辛承嗣繼續掩殺下去。
戰鬥持繼到黎明時分,終於結束。此戰擊斃了七百多名大食兵,俘獲了一千兩名大食兵,只有不到八百名大食兵逃走。但此戰,真正的大食兵僅有五百人,其他的皆是波斯偽軍,將領才華平庸,不能以此來檢驗兩軍的差距。到達敵營後,沒有再追趕,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