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狄仁傑也聽到了,心中對此十分關心。本書更新來自談得好,利國利民,談得不好,開罪了鄭家,有可能能開罪整個五姓七家,現在皇帝帝位也不能稱為穩固,對皇帝很不利的。

李威將大約的經過說了一遍。

他與鄭家二房的老祖宗商議了一下,只能算是達成了一個意向,不算拍板。也想這些心腹幹臣,為自己群策群力,補漏拾遺。

聽了後,狄仁傑說道:“這件事,陛下辦得很圓滿,大出臣所料之外,不過最後一件事畫蛇添足了。”

指的是強行讓鄭家嫁nv給梁金柱。

在狄仁傑心中,商人地位還是低賤的,李威認為梁金柱出了大力。可是狄仁傑卻認為梁金柱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兩條tuǐ的蛤蟆難找,兩條tuǐ的人卻是很找。沒有梁金柱,還有其他的商人。沾了陛下的光,現在梁金柱如何,得了官,又得了財,馬上又要得鄭家的nv子。就是自己,都不敢替兒子向鄭家迎親。

而且在狄仁傑心中,五姓七家的地位還是十分崇高的。

又是觀念的碰撞,李威不同意,可也沒有辨解,岔開話題說道:“狄卿,那些人可靠嗎?”

“陛下請放心,這一次臣安排的人不多,只有十幾個人手,皆替臣出過大力的。不但十分機靈,忠誠度也能相信,而且口風很嚴。臣打算等陛下大局安定下來,將這些人破例提撥成兩京的低階官吏。不知可行不可行?”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樣大家才能有進取警戒之心,有何不可?況且草莽當中,未必沒有人才。昔日,西漢三傑,除了張良是韓國貴族之外,蕭何與韓信皆是低層官吏,或者末落之輩,更不要論曹參、樊噲等人。有的人只要適當的打磨一下,說不定還會是國家的大才。”這是大道理,沒有這個承諾,這十幾人心裡不會很安。頓了頓又說道:“只是這件事,我略略有些後悔。”

“臣倒是很同意,陛下這樣做,臣sī自估猜,要麼為了提撥有用之士,要麼為了國家社稷謀事,要麼是撥除一些不好的外戚。無論那一樣,對國家皆有好處,也是造福於百姓。雖略有不當之處,最終用意卻是好的。”

又是觀念不同的碰撞。

寧肯李威這樣的安排,並且主動配合,撒一個彌天大謊,也不願意梁金柱娶鄭家nv,更不贊成眾妃出巡。

“既然shì衛到來,那麼我要洗梳出發了。”

“喏。”

狄仁傑退下,兩縣官員立即過來詢問。說道:“某說了,你們不用擔心,陛下連問也沒有問。”

這些官員還是不肯離開,直到李威洗梳完畢,走了出來,讓他們回去,這才回去。

這一次眾shì衛更加小心了。

大隊人馬浩浩dàngdàng地渡過洛水,順著北道,直奔洛陽。路過了白馬寺,可沒有進去。但到了那個皇莊時,李威逗留了一下。幾年過去,這個皇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治與武則天偶爾來散散心,於是官員修了一處小行宮,幾個小涼亭。加上沼澤已經遍佈蓮藕,芋頭,山坡上長滿了蔥蔥的苜蓿,以及果樹,幾年下來,果樹都掛枝了,到了八月,滿枝頭皆是金黃的柿子,紅彤彤的蘋果與雪白鴨梨。

又有大群的jī鴨滿山遍澤地跑與遊嬉。

風景獨好,唯一不美的是今天颳了一些兒風,能聞到山坡那邊養豬的地方,傳來的豬糞味道。

當年李威投資下去,按理說是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的,然而李治經常來,每一次來排場都不小。沒有算賬,算下來肯定是虧本的。不過還有著積極的意義,全國各地,有許多人家在學習在反思。

這就是思路的作用。

也是因為種種,包括這個農莊,讓許多大臣對李威傾心。

轉了一會兒,又出發了。

到了洛陽,文武百官出了城mén前來迎接。

朱敬則問道:“陛下,可否捉住了兇手?”

“朱少卿,何謂兇手?沒有出人命,又何來兇字之說。說不定是那一個百姓在壁頂上擺了一些石頭有用場的,正好聽到我回來,怕發生誤會,於是丟下這些石頭逃跑了。”

“怎麼會?”

“家和萬事興,國家也要和啊。”

這一句話很無恥,連裴炎都不由地擦汗。但是一個動向,李威不打算嚴格追究此事,相關的官員才鬆了一口氣。不然查出來還好,查不出來自己都要倒黴的。就是查出來,也未必見到好,敢向皇帝動手的,就那麼幾個人,皆不是自己所能得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