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態度依然很強硬。
鄭父捧著茶杯失了好一會兒神最後問道:“請問陛下,對我們幾大家族如何看待?”
“鄭翁看這盆盆景……”李威指著桌子上一盆五老松盆景說道。盆景很精緻,枝幹粗大蒼勁,幾個岔枝彎彎虯虯,很得南方盆景的疏漏之道。
“陛下是……”
“美則美矣,然而此松永遠長不高長不大。國家亦是大樹,有根有幹有枝有葉,我說過紅花還需綠葉犯,樹亦如此。枝不繁,葉如何茂盛?枝繁葉茂,樹才能長得更高更大。但有一個前提,各個樹枝粗細有度,若是枝粗於幹,還不是一根枝,是幾根幾十根枝節比主幹還要粗大,這顆樹會不會長成參天大樹?”
這是放出的第二訊號,對你們幾大世家,我不排斥,但你們必須依附於朝廷管轄之內。
“陛下,幾個朝代,我們幾大家族亦是如此。”
“鄭翁,我也說過此事。自東漢出現門閥以來,有的門閥,比如你們滎陽鄭家,經過歷朝歷代的遞更,但是你們家族巍然屹立。北魏入主中原,為了換取漢人的支援,更是將你們幾大家族捧抬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句話很有些譏諷的意味,為什麼五姓七家存在,還是一個胡人政權捧抬起來的。鄭父臉色變得再度難看起來。李威繼續說道:“然而齊周時看到你們幾大家族尾大不掉,才開始想起打壓,到了隋朝時,再次打壓,終就無功。”
不僅是齊周隋時,李世民與李治下話不得五姓七家不準聯親,又修《氏族志》,也是在打壓。但始終無功。後面的李威沒有說出來,繼續道:“然而花無百日紅,你們家風嚴謹,是倖存下來,但看一看東漢時的袁家,今在何處?東南僑族現在又是如何的景象?鄭翁,你能不能保證在朝廷極度不滿的情況下,你們這些家族依然每一代都能保持以前的榮光?記好了,這是大唐,歷經高祖太宗以及太上皇三代人心血的治理,已經有了幾百年基業的景象。而不是南北朝隋代那樣短祚的年代,有的是時間……”
“難道陛平也想打壓我們幾大家族?”
“是啊,我內心深處的確很想。能打壓你們幾大家族,有很多的好處,國內沒有尾大不掉的勢力,政令上下一通,便於治理。沒有了你們幾大家族的帶頭,就沒有更多的人佼仿你們吞併、慢怠朝廷、買賣婚姻。沒有你們幾大家族,就沒有更多的門第之見,貴賤之分,再精心治理,就能容易實現理論上的人人平等,人人平等,百姓就不會抱怨,國家就沒有張角陳勝之亂。”
鄭父嘿然冷笑,道:“陛下,有這種想法的不是你一個人,可有沒有帝王成功過?”
這是在書房之中,否則這兩人驚心動魄的談話,會使所有聽眾目瞪口呆。
“看起來是如鄭翁所說,然而苞丁是如何解牛的?不但是你們這些大家族,吐蕃的力量更強大,以及高麗人。然而高麗這頭壯牛在我朝的數次解剖下轟然倒地,吐蕃不久矣。我不急,若是這頭牛很不聽話,不得不解,我必然解之,但會慢慢地解。不用等子孫,相信我這一生還有幾十年的光蔭好活,在我手中這頭牛必然解剖完成!”
“臣相信陛下有這能力,然而臣雖不管政治,也聽到許多。朝堂之上,陛下只有處理從政的權利,能掌控的朝臣不足一半鹿死誰手……”……未必可知,此時說這些話,依臣看,很不理智啊。“
第二十六章 亂點桃蹊(三)
李威哈哈一笑。
鄭家這位老者與自己說話看似火藥味越來越重,然而卻正合了他的心意。
自己有多少事務,朝中政權的爭執,突厥人,興修水利,倭國與新羅,這是擺在手頭眼下就必須要做的四件大事。還有武承嗣那個管事,與母親如何合作,以及鄭家這些小事務。
這一行,也許很重要,但對眼下自己來說,絕對是小事一樁,對鄭家卻是頭等的大事。與眼前這個睿智的老者,如果兜圈子交談,三天也談不出所以然來,所以不如真接一點。
笑完後道:“鄭翁,你當真會那樣做?”
鄭父語塞,世家最重的是名聲,鄭家這幾十年不管朝堂的事務,只著重於家族本身的發展,投入朝堂的朝爭,本身就不對了,再倒向後黨,家族中的各個長者也不會同意。
李威又道:“今天我與你交談,就是會對你們家族有利,我都沒有指望過你們對我支特。就算你們對我支援,朝堂你們鄭家有多少重臣,軍中又有多少將領?”
這不算全對的,若是鄭家支援,還有一定影響力的,但因為鄭家遠離了朝堂,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