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0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仁軌卻急了,說道:“陛下不可,太子城門所說一案,漸漸真相大白,還需要太子手中的一份證供。”
“是什麼證供,讓太子交給你,各位散吧。”
“陛下,真要讓殿下巡撫,請給殿下五六天時間,再巡撫不遲。”
“為什麼要等五六天時間,難道你有什麼不軌的想法!”李治忽然暴怒起來。
劉仁軌開不了……
“散!”
只好散去。
劉仁軌立即喊來裴行儉與秋仁杰朱敬則,將這個突發情況說了一遍。
“難道皇后察覺了?”秋仁杰狐疑地說。
裴行儉在苦思冥想,最後說道:“那又如何,就是下詔,殿下拖上五六天,又能怎麼的?真不行,出洛陽,然後找一個藉口,留在洛陽郊外不行,這拖一拖,幾天就下去了。或者再不行,巡撫河南道,先從洛陽開始巡撫。幾天同樣也能拖下來。”
“是,某疏急了,在上陽宮做得急。”
裴行儉與秋仁杰都不怪,到了關健時分,幾人心裡都揹著沉重的包袱。成他們就是功臣,不成,他們所有仕途到此終結。聽到這個變故,每一個人都會有些失措。
裴行儉又說道:“這一詔是很無理,又是突然,我只是怕皇后已經察覺,沒祿氏之事皇后不知,可是那個X藥,皇后已經知曉。”
這一提醒,三人都認為很有道悲
“但就是察覺,到這時候也晚了。我們手中已經掌控了大量的證據。”秋仁杰說道。
“皇后察覺,那麼必然知道晚了,這是以進為退。再等一等,今天晚上就會有結果。”
“若是皇后退一步,最好,”朱敬則撫胸說道。
這個話裴行儉、秋仁杰皆不是很贊成,好不容易迎來這份楔機,皇后即便是退,也退得有限度,這個結果,卻不是他們所想得到的。可是朱敬則這個動作,卻能代表著大多數清臣的想法。最好還是和平演變,又符合人倫孝道。並且皇后一退,太子是人子,是臣,還不得不做出相應的退讓。
到這時候,裴行儉心中更是後悔,當初在青海,不如勸殿下強行兵變的。
在屋中走來走去,這還在辦公,即使聚集在一起,時間也不能長,想了一會兒,心中覺得很可惜。這可是太子用命換來的,忽然就想到了一條計策,說道:“若是皇后退,殿下也可以退,先將大義佔下來再說。”
太子在大臣面前是半君,可在皇帝面前則是臣子,但做了皇帝,不管是什麼皇帝,都是皇帝。這一點很重要的。
不過現在不大好進東宮,只好等下值。
另一邊李威也接到詔書,但他也不會傻呼呼地離開,很老實地將聖旨接下。留在東宮磨蹭,與裴行儉一樣的想法,就是讓我走,我耽擱一個五六天六七天,還是不難。
武則天就到了東宮
參見後,武則天坐下來,說道:“弘兒,這些天,本宮一直在與你父皇商議著一件事。”
改成了這些天,人情該賣的時候還是要賣的。
李威害怕他的母親,武則天多少也忌憚這個兒子。
沒有回答,看看母親。
武則天又說道:“剛剛(又改了)本宮聽到你父皇下詔,又勸說了良久,這些年你父皇身體一天比一天差,本宮年齡也漸高,沒有當初的精力。”
然後看著兒子的表情。
若是往日,兒子必然會說,母親還沒有老呢,貌美如花,怎麼說年齡已高呢?說不定拉著自己的手,親熱一下。但今天沒有,心中冷了冷。不是心腸歹毒,到了關健時候,這時心軟,索性駕一葉扁舟真的去南洋各個島上做島主吧。
可是兒子手中有底牌,只好忍氣吞聲,繼續說道:“早幾年你還小,年青,行事很毛躁,現在稍稍好一些。因此,本宮勸你父皇將帝位禪讓於你,但為了國家平穩過渡,先讓你學習一段時間,軍國大事先讓你父皇掌管,你看如何?”
這叫漫天開價,坐地還錢,底限不一下子亮出來。
李威對這個價錢極度不滿意,軍國大事,還在讓你們掌管,這個皇帝不亞於一個傀儡,做它幹嘛,想也沒有想,答道:“母后,兒臣不想。兒臣只想做一個太子,孝順父皇母后。”
“當真?”武則天臉色往下一掉,極度不喜地說道:“若你不願意,還有一個辦法,因為你年青,行事不是很穩妥,就包括你在城門責難裴相公。所以可暫且在東宮主持小朝,你父皇在皇后九天一次大朝口三品以上除投與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