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至於史書上的記載,說隋朝時有一個叫薛宵huò的人,能反手每發必中,晉朝石崇家一個婢女能站在屏風中,不看壺,每發必中,簡直想都不敢想他們是何做到的?

碧兒提議是好的,認為李威很有才華,投壺不公平,換作這些文酒令,肯定大贏特贏的,那也未必,明崇儼不知,如果真論起才學,狄仁傑與魏元忠必定在李威之上。

沒有接受,而是說道:“孤喝了不少酒了,酒令停下如何?”

“喏,”齊聲答道。投壺輸贏問題不大緊,可真要使太子喝醉了,未免不好。

酒過了三巡,菜也過了五味。李威對明崇儼說道:“明大夫是四王弟的文學,如此才情,孤卻是疏忽了。幸得少師將明大夫發掘出來,看到了明大夫,孤想到了少師,都八十高齡,身體又不大好兒。居然還是在為國家操勞,讓人敬仰啊。”

其實這一句已經開始進入正題,意思很多種的,表面是感謝許敬宗,實際上看明崇儼的反應,也乍似無心地點出了許敬宗年高病重,時日無多。說完了,狄仁傑與魏元忠都會心地看著這位“高人”。

明崇儼依然是高人風範,臉sè秋井無bō,正sè道:“殿下過獎了。無論是臣,還是少師,為國家操勞,是臣子職責,再說,二位聖上對臣等寵厚,敢不以死相報。”

居然只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話

“明大夫過謙了,又是一番赤誠之心,來人哪,上筆墨來。”

太監將筆墨拿了過來,李威在紙上寫下一行詩:芃芃黍苗,yīn雨膏之……召伯有成,王心則寧。

李威最拿手的就是字,外面許多人都在傳揚此事,可是李威寫的字流傳出去甚少,未必書法最好,可每一次看到李威寫字,那種肥腴剛烈的字型,狄仁傑等人還是心曠神怡。

但這個字是次要的,主要是這首詩,《黍苗》,講的是周宣王感謝賢臣召伯召虎的。現在用此詩送給明崇儼,卻格外有拉攏示好親近之意。

從一開始的殷勤相待,到現在賜予這首義味深的《黍苗》,魏元忠心中一嘆,想到,如果明崇儼再不識相,此人就不可救藥了。

“謝過殿下,臣不敢與召伯相比,但自當做一個賢臣,讓二位聖上王心則寧。”又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話,並且只提了二位聖上,一個殿下,或者太子都沒有加上。

嘆嘆

李威心中已經慍怒了,就是姚元崇等人,還沒有享受過自己伸出那麼大的橄欖枝。居然如此。

明崇儼離開了,李威看著狄仁傑說道:“此人手很巧。”

“正是,”狄仁傑答道。其實投壺也是狄仁傑安排的,看到沒有,我是太子,才華橫溢的太子,卻沒有用文酒令勝你,只用了投壺令,讓你贏,如果稍稍有心,憑這一手,就能向太子誠服了再說幻術首要的一點,就是眼快手快,有可能投壺技藝不會差到哪裡。當然,這樣解釋很勉強,但也可以看出一二。

“此人是一個崔武子,”姚元崇說道。

崔武子就是崔杼,齊國大夫,妻子棠姜貌美,齊莊公與之sī通。戴了綠帽子,崔武子十分生氣,問妻子為什麼不反抗,答道他是一國之君,挾國君之勢臨我,我不敢拒,妾自知有罪,可又不敢對你說。於是原諒妻子,卻一怒之下,殺了齊莊公,立莊公弟為國君。

也就是說此人不是一個忠臣,而且膽子很大,有反意,對太子有惡意有善意無關緊要,可想加害太子,也能說謀反。謀反未必,可對李威敵意已經很明顯。

西門翀卻mí茫地問道:“棠姜何在?”

許敬宗還能理解,幾年前,太子隱隱對皇后不滿,許敬宗就已經對太子越來越冷淡,又因為保全孫子,於是最後翻目成仇。而且許敬宗也有了這份力量與智謀,明崇儼算個球,就算會法術,也不過是一個新晉的大臣,在朝堂上連個根基都沒有。所以很不解。

狄仁傑搖了一下頭說道:“未必啊。棠姜有啊,就是富貴,他根基淺,法術的什麼,多半是少師派出人手相助的,不得不倚靠許少師。再說了,又有可能聽信許少師某些蠱huò的言論,認為殿下地位終會不保,沒有必要與殿下親近。不過此人有些頭痛,不但法術,還有醫術,就憑藉後面一點,陛下也會對他恩重數年……”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找一些手段高明的幻術士過來,能表演與明崇儼類似的幻術,大家一看,哦,原來這不是法術,只是一種高明的障眼術。然後再找到一個醫術很高明的人士,同樣能使陛下病情得到緩解。失去了這兩樣仗持,明崇儼就象一個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