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用來養著玩的?也有軍用物資,不過小說}就最快吐蕃人的武器大多數還是很落後的,並不適用。但沒有想到郭待封不聽命令,將兩萬軍隊帶著民夫一起趕向烏海。薛仁貴一聽急了,連忙下令他快點行軍,這也是後來郭待封為自己狡辨的由來。可是郭待封依然不緊不慢,薛仁貴又派了兩千jīng銳前來掩護,但一切都遲了……
因此,薛仁貴對薛訥說道:“此戰,為父也有許多失職之處。”
這是薛仁貴臨行前向薛訥說的,薛訥為人又沈默寡言,如果不是李威,又在言語中似乎對他父親十分仰慕,他都不會說起。而這一番話又是薛仁貴前往高麗時,對兒子說的,不是懺悔什麼的,是教薛訥從中學習其中的成敗得失,就包括吐蕃的氣候,等等,全部教給兒子,所以應當比較可信的。
不過嘛,李威也不會傻乎乎地爭辨,郭待封的父親雖然在龜茲戰死,可當初在李世民兵討王世充,竇建德舉兵來援,許多將領謀臣勸李世民退軍以後再取。唯獨其父郭孝恪說竇軍遠來已疲,依據虎牢關據守,一舉殲敵,竇軍覆沒,王世充軍自是沮喪,二賊斬獲之時。於是李世民聽從建議,這一戰是隨隋唐演義中最為慘烈最為重要的一戰。可以說這一戰,在唐朝統一天下功勞中最少佔去三分之一的功勞。所以郭家與許多權貴jiāo好,薛仁貴嘛,功勞是立了不少,說到底,還是一個農民。再說,也有責任,所以李威說道:“父皇所言有理。”
“但為什麼朕也寬恕了薛仁貴?”
“兒臣不知。”
“說到底,朕也錯了,低估了吐蕃人,因此授命薛仁貴為邏娑道大總管。上下皆有輕敵之心,焉能不敗?”
這樣說也行。但李威卻是不敢接話的。
李治又說道:“你出的那個主意,朕也施行了。”
“兒臣愧不敢當,”李威雖然這樣說,可心裡卻在說,為什麼我一點風聲也沒有聽到。看來此事保了密,只是不知道今天父親將它說出來,有何用意?
“可是接到的訊息有些複雜,姜卿,你來說。”
“喏,太子殿下,吐蕃廣大,地形複雜,兵部用了一些jīng明忠誠的蕃兵,做了斥候,進入青海以及吐蕃其他地區,有的遠,現在斥候沒有回來,但近處的斥候陸續地帶回來訊息。大多數部族都是同意的,只有少數部族忠誠於吐蕃,將我們的斥候斬殺了。可是情形有些複雜,首先就是部族,有的部族是世襲制,有的部族是禪讓制,有的部族酋長權利大,有的部族酋長還沒有長老權利大,有的部族酋長權利卻是很xiǎo。還有的部族,比如党項,大的就有八姓,各不相統,就是同姓亦不在一處。有的統一,有的又各不統一。再說忠誠度,有的部族對吐蕃很忠誠,有的部族內部又有許多xiǎo部族,有的忠,有的不忠,比如羊同,整個羊同有勝兵**萬戰士,是吐蕃境內一個很強的部族,時叛時降,但不是所有部族投降,或者誠服於吐蕃。比如現在羊同就有些部族對吐蕃不滿,可有的部族對吐蕃又很忠誠。有一個大部族叫沒祿氏部,對吐蕃就十分忠誠,準備將族內公主下嫁給吐蕃贊普。還有的部族,酋長對吐蕃忠誠,可是百姓對吐蕃並不忠誠。只有一點,聽說後,都表示向我們大唐誠服,甚至說了,物資他們可以託族人假借商賈,自己運回部族內部。”
“弘兒,你可聽明白了。”
“兒臣明白了,姜相公意思是說,我們唐朝年光不好,將物資給他們,就算是對吐蕃不滿,族內所有族民未必肯助我大唐,甚至有可能用這些物資反過來對付我們唐朝。”
“殿下,臣正有此意,而且言語不通,風俗不通,習慣不通,道路又非常困難,斥候又很難hún進去,聽到有用的訊息。再說這大大xiǎo的部族,有的多達幾十萬人,有的只有幾百人,物資又不好分配。就是資助,亦是非常困難。”
“弘兒,你可有什麼計策?”
李威心裡叫暈,我能有什麼計策?不過這個父親似乎從他這裡得到了一些甜頭,這倒是一個好兆頭。於是低頭苦想。這也不是開玩笑的,一旦實施了,如果這些人真用唐朝提供的武器,反對來對付唐朝,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了。似乎他前世越南人就這麼做過,從武器到糧食,到技術都是中國人提供的,但後來呢?
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都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我先說出來,你們做一個參考。”
“說。”
“我在市坊裡聽到一些狼的傳說。”李威剛一說完,就看到李治臉sèyīn沉下來,想起來了,自己前幾月說了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