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太子的能力她是見識過的,收攏手下的能力也知的,再加上樸素如此,以後做皇帝。唐朝會有什麼局面?對吐蕃又有什麼影響?

心智很高,想歸想,嘴中卻在詢問:“聽說太子今天要與你們皇帝去九成宮?”

“嗯。”

“那件事……”

在長安城中呆了幾天,官話講得稍稍有些標準。

李威答道:“孤已經稟報了父皇。父皇正在與各位宰相商議。你也知道,孤只是太子,沒有執政,他們想法如何,不得而知。”

不是真話,商議此事時他在現場,儘管沒有表建議。聽了聽,又看了父親的表情,多半此事不成。唐朝自開國起,就沒有戰敗過,即使李世民徵高麗,那是寒冬或者其他因素撤軍回來的,不是被高麗人打敗了撤軍的。輸不起!又因為西南大捷,再度產生輕視吐蕃的心理。決議沒有定下來,但結果不是很好。

其實李威本人倒是同意,只是議和,暫時讓一下。如果能殺死論欽陵,不要說議和了,給吐蕃人十萬緡錢,李威也願意的。就象對金國,岳飛腦袋值得多少錢?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做人還是低調的好,國家也是如此。

“還望太子多說一些好話。我前來時,國內有許多大臣反對和議,有許多人要報復你們唐朝。和議不成,戰火必起。無論誰勝誰負,將會有許多戰士犧牲,也有許多百姓遭殃。你是仁太子……”

仁太子的啥,李威根本沒有當一回事。即使他真能做成皇帝,對吐蕃也要早遲痛打的,但不是這時候,死論欽陵,然後再調兵遣將。這個想法不能說的。道:“急的不是我們唐朝,是你們王室。來,孤拿兩本書給你看。”

說著,來到書架前,先找出一本《晉書》,這是房玄齡、上官儀、李義府、許敬宗、李淳風等二十一個大佬編寫的。文字很簡練,可是書的質量嘛,不提也罷。居然連《搜神記》的內容都當作史料記載進去。

不過這無關緊要,在裡面又翻了翻。竹紙出來了,可才出來沒有多久,活字印刷更不提。因此,寢殿書房裡的書除了極少數是雕版印刷的,大多數是用手謄抄的,甚至還有少量是竹簡書。因此,很厚,這些史書都分成了一個個小冊子。

在裡面將《王敦桓溫列傳》出來。然後又來到《宋書》前面,將裡面的《本紀第一武帝上》與《本紀第一武帝中》了出來,還有一個下,不需要了,沒有bsp;然後將三本小冊子遞到沒祿氏面前,說道:“看一看。”

沒祿氏翻看起來,李威一邊咬著胡餅,喝著小米粥,一邊看她的臉色,越看她臉色越不對勁。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自古以來,害怕大臣功高震主而殺害大臣的事例,在史書能找到很多。不僅是中原,吐蕃也是,歐洲也有。

等她翻到最後一頁,李威也吃飽了。丟下筷子,問道:“有什麼感想?或者說噶爾家族象這三人中的那一個?”

“那又如何,我們贊普不是東晉那些無用的皇帝。”

“有用沒用,不是你說的算,即使噶爾家族報復,侵犯我們大唐。輸了是折損的你們吐蕃國力,你們吐蕃財力民力吃不消的,倒黴的還是你們家的贊普。贏了是噶爾兄弟的功勞,更加尾大不掉。所以議和的不是我們唐朝,而是你們吐蕃,或者說是你們贊普需要。”

這一句終於擊中沒祿氏的心裡了。正是這樣考慮的,所以丈夫這一次才急忙再次求和。與上一次求和心態已經兩樣。

“議和不是不可以,可你們吐蕃仍對吐谷渾不放棄,又如何議和?”

“我們同意撤軍。”

李威搖了搖頭,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必?這不是你一個小孩子玩家家的遊戲。”

“我不是小孩子。”沒祿氏氣著了,但迅冷靜下來,又道:“這次我們吐蕃折節求和,是雙贏,也付出誠意,若你們唐朝不肯,還想得寸進遲,只好用你們漢家一句活來說了,大丈夫寧可yù碎,不為瓦全。”

別以為小,也不好忽悠。

……

是太子的行宮,也有這段時間民間議論太多,於是李治與武則天讓李威與他們同乘一輦。

大隊人馬浩浩dd開撥,不一會兒出了長安。

聽著車輪聲,李威在想著心事,忽然問道:“父皇,當年祖父皇帝如果將祿東贊強行留下會是如何?”

李世民很有識人本領的,一眼就看重了祿東贊,勸他留在長安,許以右衛大將軍,右衛大將軍統領右衛驍騎,唐朝所有折衝府皆歸十二衛與東宮六率掌管,這是一個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