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雖然風度好,可還是一個青年,倒底略略有些好勝之心。事實裴行儉的粉筆字肯定不及李威的。當然,也不會真正生氣。
但這個粉筆與黑板還是不能用,李威簡單地jiāo待幾句才離開。也要離開益州了。呆了兩天,又有一隻孔雀死去,在路上已經死了兩隻,讓李威很是擔心。
……
二十天後,過了咸陽,長安就在眼前,看著渭水,李威心中有些感慨,不知道這一回,在長安又要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
第二百二十七章大明宮宴細說原委
天色漸晚,可李威還是下令過河回京。刻意這樣做的,母親在推廣棉,自己出許多東西。父親沒有東西可,於是呢,將皇莊裡的種種“霸佔”了。怎麼辦呢?老婆有祥瑞,有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兒子有的更多,就自己沒有。
難道父親因此不高興的?
在益州城外,看到那片皇莊的翻版經營,李威忍不住胡思1想。當然,推廣開來,不僅是莊稼,還有收益。至少蛋類與rou類會賤一賤,富人家無所謂的,吃完了大魚大rou,再吃山珍海味。窮人不行了,rou有些貴,一年吃不了幾次,甚至買一點rou回來,切成米星子,吃一點星子,吃rou了。幼年時李威也渡過這樣的日子。
不但老百姓,連官員清廉的都吃不起,只好吃煮豆子。
父親雖然“冒”了自己的功勞,也說明他的眼光,更是一個做實事的人。但也說明他處境的尷尬,而多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在益州刻意準備了一樣東西,到了陳倉後,又刻意加快度,不給沿途官員百姓準備,幾乎一掠而過,又刻意選在黃昏時趕到長安。這也是長進,行過軍,能算出一些。這樣就不會出現益州萬人空巷的情況。省得父親看到老百姓就象歡迎唐三藏回京一樣,湧出城夾道相迎,然後山呼萬歲,又要胡思1想。
還是有百姓眼尖,看到後驚呼道:“太子殿下回來了。”
立即有百姓走出來,李威嚇得一機靈,喝道:“放快度。”
裴行儉終於忍不住,伏在馬上大笑起來。
薛訥奇怪地問:“裴shì郎,你在笑什麼?”
“別問,”裴行儉一揮手,還在繼續大笑。最後連狄仁傑與姚元崇都被他帶著笑,其他人全部被三人笑得莫明其妙。
可沒有多久,就有太監迎了過來,說道:“陛下有旨,在大明宮設宴相待。”
李威刻意選擇這一時機進城,不代表著朝廷不知。但設宴相待,說明父親心中還是很高興的。其實李治心中五味雜陣,兒子越來越有本事,看到兒子成長,心中欣慰是有了,可感到屁股下面的椅子隱隱有一半不在他屁股下面了。所以看到這一對父子種種,雖然狄仁傑都頭痛萬分,不知如何妥善安排,可也好氣好笑。
對兒子越來越忌憚,李威一離開長安,他也離開長安,到了洛陽。一回來,他也回來。讓戴至德、劉仁軌他們皆是搖頭。
但李治總的說,還是開心的,畢竟唐朝開國以來戰無不勝,卻讓吐蕃人狠狠打了一個耳瓜子。特別是那個國相,叫什麼祿東贊(噶爾。東贊宇松,步輦圖那個紅袍人)的,當初正是他前來長安,為求得文成公主回去,態度溫順得象一隻哈巴狗。可現在父子數人,卻成了唐朝心腹大患。姚州一戰,擊斃了一萬多吐蕃士兵,其中還有不少吐蕃的精髓,總算的出了一口惡氣。感覺似乎接見番邦使者,都有了臉面似的。
其實漲了士氣固然,然而這一次擊敗的是親贊普的軍隊,戰績對比,祿東贊父子威名反而更盛,這個對唐朝來說,是福是禍,不好預測了。
親自與幾位宰相,群臣,以及武則天迎出了大明宮,站在丹鳳門前。看到李威回來,武則天大步走了過來,撫著他的頭,說道:“弘兒,你終於回來了,本宮在宮中日夜擔心。”
說著bsp;李威不知道這眼淚中有幾份是真實的,在猜,不過估計多少有一些是真的,畢竟自己對她還是很孝順,又是她身上掉下來的rou。抱著她,說道:“兒臣也在日夜想念母后。”
母子倆在親熱,其他人只好等著。說了幾句感慨的話後,李威來到李治面前,單tuǐ下跪,行了一個軍禮,朗聲道:“參見父皇,兒臣終於能為父皇分一份憂。”
一句話,讓戴至德都豎起大拇指,說得多好啊。不叫立功,叫分憂。
李治也是微笑,說道:“那也不是你的功勞,是裴shì郎、黑齒將軍、薛將軍的功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