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辦法?”劉仁軌來了興趣。
“第一個辦法是下策,將吐蕃引到地勢低窪的地區作戰,還有,吐蕃人居住高撥,士兵耐寒,交戰時間定在夏天。這也是薛將軍失敗的原因之一,戰機選在了秋天,對我軍利,但對敵軍更利。不過這不是一個好主意,對方同樣是名將,未必入甕。”
“何為入甕?”
這時候還沒有這個典故,李威立即改口說道:“就是自己上當。第二個辦法卻是妙策,但要安排恰當。古人道,善戰者無赫赫戰功。其實未必要與吐蕃浴血奮戰,吐蕃核心是臧河邊上的一些部族組成的,幾乎是在近百年間才壯大的,內部由許多兼併的部族組成,比如象雄、孫波、羊同、羌塘以及剛剛得到的吐谷渾等部族,有的部族遭遇到不平等的對待,矛盾重重。朝廷可以派一些機靈的使者與這些部族聯絡,向他們提供支援,讓吐蕃內部分裂,成為戰國群雄那種混亂的局面。雖然會浪費一些財力,但總比出動數萬數十萬大軍費用低,更不會使我們大唐勇士作無謂的犧牲。如果得逞,一勞永逸。當然,這是孤的陋見,見笑了。”
說著,謙卑一笑。
但劉仁軌眼睛漸漸放起光,大聲道:“太子殿下,這是你的主意嗎,還是背後有高人指點?”
“我有什麼高見,難道劉將軍也認為孤這兩條主意不錯?”透過交談,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劉仁軌了,李威心中很仰慕,抗倭第一人哪,同樣也是唐朝的戰神之一。
“太子英明神武,劉某手中有一些兵書戰策,劉某還親自做了註解,”忽然閉起了嘴,不說了,人家是太子,學什麼兵書戰策,難道也要象太宗一樣親征?
但李威的話,不但讓劉仁軌震撼,在坐的幾個長者智慧都是上上之選,回味一下,全部反應過來了。
這一次看著李威的眼神,都變得不同,熾熱起來。
第四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
連姜恪也放下身架,再次問道:“那麼太子,依你看,如果在涼州與吐蕃交戰,我們唐軍會有什麼結果?”
“涼州嘛?”李威想了一想,書到用時方恨少,好象即使是李治武則天時,唐朝與吐蕃也有過大捷,不過敗得更慘,就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失敗的,在什麼地方失利的。所以回答得更小心了,慢騰騰地說道:“在涼州我們大唐經營多年,百姓心向我們大唐,只要選好戰機,就能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當然還得看主將的安排,調兵遣將的能力。其實不只是在涼州,在地域平坦的西域以及河源等地,地勢還不算很高撥,對我軍影響都不大。但過了赤嶺,地勢高撥了,或者赤嶺以東,如果在地勢高撥的山區地帶作戰,對我軍都不利。”
“那以你說,青海收不回來了?”姜恪又問了一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領軍涼州道行軍大總管,即使在涼州安全無事,如果朝廷下詔讓自己收復青海怎麼辦?
“姜總管,依孤的看法,其實涼州現在應當沒有關係,吐蕃新近收復吐谷渾,得消化一段時間。涼州是我大唐重要商道,也是通向西域的咽喉,進入涼州,必然與我們大唐硬撼。吐蕃還沒有成長到這地步。如果是孤,這時即使進攻,也不會進攻涼州,反而會進攻這裡。”
他一指地圖,上面是安西四鎮,又道:“西域四鎮離我們大唐遙遠,異族人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支援的力度不高,相反,大作戰需要供給,供給運到西域十分不易。再說反攻青海,這也是必須的,有鹽,有馬。”
只是兩句,大家一起默不吭聲。
這時候曬鹽沒有出來,沿海地區煮鹽,內陸靠河東的湖鹽、巴蜀的井鹽以及鹽州的鹽池,要麼就是青海的湖鹽。鹽稅是國家重要的收入之一。失去了青海,朝廷無疑失去了一大財政支柱。而吐蕃同樣缺鹽,得到了青海湖,此消彼漲,對大唐不利,對吐蕃成長卻更有利。
青海的戰馬,對軍事的作用更是無用置疑。
還有就是安西四鎮,大約剛才沒有拿出來這部分牒報,太子沒有看到,正是因為去年春天時,吐蕃攻陷了安西四鎮,使安西四鎮罷廢,朝廷才勃然大怒,讓薛仁貴出兵的。
難道太子這條訊息沒有聽說過,那個失魂症是真的了?
但更彰顯了太子的睿智。
“要收回青海,不分化削弱吐蕃,除非大唐有申國公李大將軍那樣的本領。如果沒有,那麼只有一個辦法,讓士兵呆在地勢高撥的大山頂上,苦練三四年,適應了那種高撥的氣候,再有名將統領。否則面對吐蕃人這個葛爾欽陵,結果不會很美妙。”想了想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