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御前紅人,醫妃,王爺枕上撩薛湄蕭靖承(神醫她千嬌百媚),明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封“郡主”,好像對薛湄沒什麼影響。

她還只是薛家大小姐,連縣主都不是的時候,就敢拒絕寶慶公主的邀請。

現在,她是郡主了,而且是憑藉自己本事,讓皇帝繞過了她的父兄,親自封賞的“郡主”,這份量比公主都要重。

封建社會,女子不擁有獨立人格。

誥命夫人,一般都是皇帝封賞其丈夫、兒子時,順帶給他們的獎賞,讓他們更體面,並不是賞賜這夫人自身。

公主,因為她出生就是皇帝的女兒。

郡主,一般都是親王的女兒,也是非常珍貴的;亦或者父兄皆立功去世了,皇帝安撫她的家族,才會給郡主這麼大的封賞,比如說戚思然。

像薛湄這樣,自己做出了功業,憑本事被封郡主的,在梁國史上是第一人。而本朝包括薛湄在內,只有四位活著的郡主,其中兩位年紀都五十多了,是皇帝的堂姐,曾經的親王嫡女;剩下一個是戚思然,因她是孤女,加上太后孃家的顯赫,才得

這個封賞。

薛湄被封郡主一事,轟動朝野。

這事超過了內宅範圍,朝堂之上也在問,御史甚至詢問此事緣故。

很快,皇帝給了答覆:開科舉。

首次科舉,也是依照薛湄的建議,辦得非常簡單——六月十五,也就是四十天後,各具有推選資格的望族,選十名子弟參加皇帝舉行的考試。

“因錢、銀問題,關乎賦稅,戶部需得增添一名六品主事、兩名七品書令,七名八品掌固;賦稅也關乎吏治,吏部同樣需得再添十人。”

吏部尚書是皇帝心腹,他對此次考試做了個解釋。

仍是需要望族推舉出人來考試,那麼遭遇的抵抗會小很多。

對望族而言,他們家裡不成器的子弟、無法被推舉做官的庶子們,都有了個前途,壯大他們的聲勢,他們非常激動。

他們不會想到,朝廷即將會綁架這些子弟,把他們捆綁在科舉制的船上。

他們不肯承認科舉制,就是在否定自己,他們就是靠科舉制入仕的。

一步步先分化望族,再全國推行。

除了極少數皇帝心腹,沒人知曉朝廷的用意,只當是皇帝為了賦稅犯愁了,病急亂投醫。

“這個考試,就是成陽郡主建議的,陛下因此封了她為郡主。”

一時間真相大白。

薛湄在御前能說得上話,她算是皇帝跟前紅人了。

這個郡主的分量,再添一成。

皇帝非常高興,門閥們也興奮極了,那些沒機會卻才華橫溢的庶子們,更是個個激動得睡不著覺。

只有少數的人腦子清楚,覺得這裡面藏了陰招——皇帝的考試,很有可能會毀了望族根基。

望族的根基,就是他們手裡的推舉權力。這權力,已經妨礙到了皇權了。

但能讓子弟做官,望族們也得利益。

一個家族所有人都為權勢紅了眼的時候,腦子清醒人的聲音,早已被淹沒了。

望族子弟中,沒機會,或者暫時沒機會的,個個夤夜苦讀書。

其中就有王鴻閣。

王鴻閣本就是才華過人。

“只考《明經》上的內容,陛下主要是看看諸位的時務策。”

這是朝中傳出來的話。

《明經》是漢代就有了的,王鴻閣早已熟讀。治國策他寫過無數本,好些文章都名揚天下。

現在只需要重新溫固。

他的成功,指日可待。

不少貴夫人還拜訪薛湄,想要更一步摸清楚皇帝用意。

薛湄也拒絕了。

她雖然拒絕,老夫人和三夫人卻不拒絕,她們趁機結交了不少誥命夫人,一時間也得意洋洋。

薛老夫人也不再口口聲聲薛玉潭了,反而是提到薛湄的時候,由衷驕傲。

薛湄則每天進宮,在胡太后、戚太后、皇后、澹臺貴妃、淑妃和德妃宮裡打轉。

這些后妃們,跟安誠郡王府上的小妾們一樣,知曉薛湄不會害她們,也不與她們有利益衝突,還能從她這裡佔點好處,就個個都樂意見到她。

特別是胡太后。

胡太后吃薛湄送的複合維生素,被薛湄攛掇著每天早起晨練,現在精神旺盛,能吃能睡,就連皇帝看到了都很驚訝。

“你給太后娘娘用的,是何種藥物?”皇帝問她。

薛湄:“陛下,此藥雖然很好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上掉下一個妻主

霜月逗逗

女主她又把男主虐哭了

餘佳境

夭壽啦,我男朋友會讀心術

懶起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