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0部分,礪刃,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要的資源,同時也是制約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
美國能夠長期獨霸全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控制了世界上的大部分能源。俄羅斯能夠在十多年裡再次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並且在數年之內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也正因為俄羅斯有著極為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同樣的,伊朗敢一直向美國叫板,也因為伊朗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委內瑞拉敢於向美國叫板,也因為委內瑞拉是南美洲第一大石油儲藏國。共和國面臨著二十多年來最嚴峻的發展危機,也正是因為共和國缺乏穩定地。充足的能源進口來源。
可以說,能源就是一切,是經濟中最關鍵的一環。對共和國來說,這更是最致命的一環。共和國一年消耗的石油有六成依靠進口,而且共和國已經成為了自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另外。共和國還需要進口大量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其他各種各樣地物資,特別是礦產物資。
伊朗戰爭成為了世界能源危機的導火索。
戰爭爆發之前,石油就一直處於高位執行狀態,其中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供求不平衡,地區性危機,以及炒作。特別是炒作。對石油價格產生了巨大影響。大量在美國次貸危機中出現問題的美國銀行都透過炒作石油來填補虧空。戰爭爆發之後,伊朗輸出的石油頓時減少了八成,同時霍爾木茲海峽遭到封鎖,油價在三天之內上漲五成。能源危機就此爆發。
這也是隻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中東國家集體抵制西方國家之後,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場能源危機。
能源危機爆發之後,世界各國都在承受因為高油價帶來的巨大損失。美國國會甚至透過了提高國內石油開採量,以填補國內石油供應缺口地法案。這也是自二戰之後,美國國會第一次批准大規模開採國內石油的法案。
相對而言。共和國在這場危機中受到的影響並不大。伊朗並沒有中斷對共和國的石油輸出,甚至利用石油出口來換取共和國的武器裝備。當時,伊朗的石油輸出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是向北,經過裡海,進入俄羅斯。再從俄羅斯輸入共和國和其他國家。另外一條就是透過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港口裝船,運往共和國。除了伊朗之外,俄羅斯也增加了輸往共和國的石油與天然氣,加上中亞地區、非洲以及南美洲的石油供應,共和國仍然能夠勉強獲得維持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石油與天然氣。
相對而言,如同日本,韓國這類石油幾乎依靠進口。甚至是完全依靠進口,本國並不產一滴石油地國家來說,能源危機帶來的損失是災難性的。
伊朗戰爭爆發後的一個月時間裡,日本就首先啟動了緊急法案。開始限制國內的燃油供應,以求度過能源危機。韓國更是全面限制了私人用油,並且設法從別的渠道獲得石油。半年之內,日本有上萬家小型公司破產,韓國也有六千多家中小企業破產。另外,日韓地大型企業也相繼宣佈大規模裁員,以縮減開支,維持公司的發展,度過艱難時期。到下半年,日本的失業率已經超過了12%,兩界內閣政府因此倒臺。韓國的失業率更是超過了19%,剛上任不到一週的總統就宣佈辭職。到美伊宣佈停火前一週,日本已經換了四屆政府,韓國也進入了政治動盪期。在伊朗戰爭的這一年多時間裡,日本經濟規模衰退8%,退11%。是自戰後以來,兩國最大規模的經濟衰退。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就算伊朗戰爭結束後,油價迅速回落,日韓兩國也至少需間才能恢復到伊朗戰爭之前的經濟水平!
類似於日韓的國家有很多,比如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亞洲地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南非,南美洲的秘魯、智利。也正是這些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大規模衰退,全球經濟危機浮上了水面,全球經濟也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嚴重的能源危機向每一個國家敲響了警鐘,特別是單一能源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讓很多國家認識到,如果僅僅只依靠石油的話,那麼一場嚴重的石油危機就足以導致國家經濟全面衰退。要解決這個問題,短期辦法是找到更多的石油來源,並且確保石油產地的安全。而從長遠來看,擺脫單一的能源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也正是這場石油危機,之前一直不熱誠開發新能源的國家開始將鉅額資金投入到了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中。其中,最有前途,也是最有可能頂替石油的就是可控聚變核能。
相對於普遍使用的可控裂變核能,可控聚變核能的利用效率更高。而且大規模利用後地成本更為低廉。最重要的是,可控聚變核能不存在放射性汙染,安全控制也更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