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部分,礪刃,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的培訓,以及素質要求是極高的。
按照協議,阿根廷方面首先挑選了30名飛行時間在2500小時以上的尖子飛行員前來接受這批戰鬥機。準確的說,是前來接受培訓,當時負責將這批戰鬥機飛到佩裡託莫雷諾地是杜冰鋒與趙隼鷹那批共和國的飛行員,而阿根廷的飛行員是乘坐軍用運輸機過去的。而隨同24架戰鬥機到達的還有包4模擬訓練裝置在內的訓練設施。
第一期訓練主要就是在模擬器上完成的,30名飛行員花間才逐步掌握了F…10||隼鷹等飛行員開始帶著阿根廷學員上天飛行。而這一階段地訓練就主要集中在雙座型號上進行。
飛行訓練一個月之後。阿根廷空軍從共和國購買的第一批36架二手“飛鷹”到達了。這批教練機在共和國空軍已經使用了大概5的時間,而其設計壽命40年,所以還算得上是八成新。另外。“飛鷹”地效能在共和國空軍已經得到了認同,被認為是最能夠模仿F…10列戰鬥機的高階教練機了,而這也是阿根廷積極訂購一批二手教練機的原因。此時,那批30阿根廷飛行員也基本上掌握了F…10A型戰鬥機的效能,從戰鬥機轉飛教練機就要容易得多了。
隨同教練機一起到達訓練基地的還有阿根廷空軍派來的第二批60飛行員。這些飛行員的飛行時間都在1000個小時以上,年齡在25之間,正是阿根廷空軍的中堅力量。一週之後,另外60名飛行員也到達了訓練基地。此時,到達阿根廷的共和國飛行員也達到了50人。
隨著教練機到達,大規模訓練正式開始。幾乎每位飛行員每天都要上天飛行1到2個小時,而每名教官每天至少需要飛行兩次,|小時。這已經算得上是高強度的飛行訓練了。而在這種高強度的飛行訓練中,難免不會出問題。
在訓練的第一個月,阿根廷飛行員就摔了3“飛鷹”、1架F…,有2阿根廷飛行員遇難,1名教官受了重傷。隨即,杜冰鋒與趙隼鷹調整了訓練方式,提高了模擬訓練器的上機時間,也就是說,每名阿根廷飛行員要先在模擬訓練器花3月的時間,積累300小時的訓練時間,然後再跟著教官在“飛鷹”上飛3月,大概是200小時,最後再跟著教官在雙座型的戰鬥機上飛50個小時,大概1個月的時間,最後才單獨駕駛戰鬥機飛行。雖然新的訓練方法花的時間更長,但是事故率明顯降低了很多。
在第一批F…10|||達半年之後,阿根廷空軍又分兩批接受了總共97架F…10||1架F…10系列戰鬥機全部交付(摔了一架後,阿根廷方面又立即增訂了一架)。而阿根廷方面訂購的第二批180F…10||
同時,訓練工作也進入了對抗階段。第一批接受訓練的30名飛行員(有1人在訓練中遇難)都具備了單獨飛行F…10||且都已經飛完了戰鬥機的飛行包線,具備了駕駛F…10/斗的能力。因此,第一階段的對抗訓練就主要是在這批飛行員與教官之間進行的。
教官用的是“飛鷹”教練機,而第一階段的對抗訓練就主要是讓阿根廷飛行員掌握F…10||教官用教練機在前面帶飛,阿根廷飛行員在後面跟著做機動動作。這一階段的訓練持續了大概3月,在29名阿根廷飛行員都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新式戰鬥機的能力之後,真正的對抗訓練開始了。
第二階段的對抗訓練主要就是空中格鬥。戰鬥機與教練機都帶上了教練用空對空導彈,並且掛上了格鬥訓練模擬器。實際上就是一臺用來接收戰機上的雷達訊號的電子吊艙,只要被戰機的火控雷達連續照射,也就是被鎖定了之後,吊艙裡的電子裝置就會發出訊號,告訴飛行員戰機已經被擊落,同時放出煙霧,好讓地面的裁判員知道空戰的結果。
“飛鷹”的空戰推重比達到了1。1,,~|是小巧靈活,在格鬥方面的能力受到了共和國空軍的一致好評。只不過,F10||間,共和國的飛行員就曾經駕駛F…10I型戰鬥機在格鬥中打22(這人就是杜冰鋒,世界上第一個在空戰中擊落F…22飛行員),而被F…10I擊落的F…35A型戰鬥機就有10多架。
可是即便如此,在格鬥對抗訓練中,駕駛F…10/然不是駕駛“飛鷹”的教官的對手。這種近實戰的對抗訓練,除了讓阿根廷飛行員更為佩服那些年紀比他們還要小的教官的能力,也同時讓他們更加熟悉了F…10||
格鬥對抗只是多種對抗訓練的一種,甚至算不上是最重要的一種。現代空戰中,空中格鬥已經非常少見了,大部分空戰都是在雙方還沒有照面的情況下迅速開始,迅速結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