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八 猛將拜營,錦上添花,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雲不認識田疇,也不知道林墨上哪打聽來這號人物,但他一直都知道,能夠讓林墨親自寫信去請的人是從來也不簡單的。

可顏良文丑對田疇的大名卻是耳熟能詳了,倒不是田疇賢名遠播,雖也號稱是大儒學者,可真正讓這哥倆記住他的是如日中天時期的袁紹三番兩次去徵辟他都被拒絕了。

哥倆很納悶,林墨竟然只用了一封信就把他給詔來了,老主公可是派人又送禮也沒能說動這傢伙。

入府自報家門通稟情況後才發現,原來是志趣相投,以田疇為首計程車大夫集團在烏桓統治的三郡之地連性命都沒有保障,加之他們對漢人的奴役政策,如果不是實力不允許,早就和烏桓開幹了。

這麼巧,林墨現在也想幹翻烏桓,收到信後他就打包行囊出發來涿縣了。

“早年間,烏桓便是關外匈奴的附屬臣國,每年進貢牛馬、香料和糧食,武帝爺大破匈奴後,烏桓便附屬於我王室。

可近些年來,隨著朝廷內亂不斷,戍邊鬆弛,烏桓早就已經是名為附屬,實為獨立了。

而且,我還探聽到蹋頓在與步度根、軻比能兩大鮮卑部落首領修好,一旦讓他們把力量糾結在一起,則大事不妙。

侯爺能趁此機會,兵出三郡,蕩平烏桓,明智之舉,亦合當年陳子公豪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只一戰,不僅能使三郡漢民重見天日,還可震懾關外鮮卑。

在下雖不才,卻願出綿薄之力為侯爺分憂,成此壯舉!”

田疇說的慷慨激昂,甚至是唾沫飛濺,對烏桓的痛恨可見一斑啊。

就連趙雲和顏良文丑聽後都覺得熱血沸騰,像打了雞血一樣。

但,他說的其實算的上是林墨的內心話。

其一,林墨要告訴鮮卑,告訴匈奴,告訴烏桓,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再者,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把烏桓打趴下了,鮮卑才會投鼠忌器,否則往後這邊境不知道還有多少仗要打。

不可否認,冠軍侯出手的時候,匈奴真的是像小朋友一樣被娛樂,封狼居胥更是名震千古。

便是到了這個時代,也有公孫瓚這些戍邊的猛人。

可如果單純的從各縣呈報上來的戰表看,這些年鮮卑、匈奴和烏桓的掠奪總體是佔便宜的。

是時候,要做一點事情了。

這樣的戰爭,不為擴張地盤,不為掠奪資源,只是為了告訴他們,從今往後,這裡,幽州,就是你們的禁區了,也讓百姓們可以重新得到大漢的庇護。

“子泰,我伐烏桓之心堅若磐石,這一點你可以放心,找你來是想聽聽伱對我軍的進軍路線有什麼建議。”林墨抿著茶,緩緩說道。

田疇顯然是有備而來,直接就從懷裡拿出了一張羊皮圖紙放在林墨面前的臺案上,並指著其中一條標註清晰的線路說道:

“侯爺請看,這條是朝廷多年來與烏桓互通的馳道,也就是濱海道,從易縣出無終抵碣石便可直指烏桓首部柳城。”

林墨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線路,這就是當年曹操走的線路,不過好像是因為雨水問題無功而返,又走了另外的一條線路。

正當他要提出疑問的時候,田疇率先就開口了,“這條線路最大的好處就是雖也翻山越嶺,但車馬尚可行進,而弊端就在於每年夏秋時節的雨季會造成不通車馬、不載乘船的情況。

而入冬後,大雪紛飛,補給不輸,不利大軍作戰,眼下正值雨季,再晚入冬也無法作戰,或可來年開春再行發兵。”

田疇所說與林墨所知道的歷史大體是一致的,顯然沒有一點藏私啊。

他微微頷首,笑道:“除了濱海道,入柳城可還有其他通道?”

田疇怔了怔,顯然來此路上他的心思都在濱海道上做研究,以至於林墨這麼問的時候他有些反應不過來。

少時,他才上前指著另外一條線路,沉聲道:“還有一條路,走盧龍塞,翻越燕山山脈抵達關外進白狼山,最後也可抵達柳城,不過”

沒錯了,這條就是歷史上曹操奔襲烏桓的通道!

在得到林墨點頭示意後,他繼續說道:“這條棧道廢棄已近二百年,沿途不僅多處損毀,而且很多山路僅通一騎,大軍行進難度大不說,每組推進不過兩千人,一旦被圍,後軍又無法增援,立刻會陷入死境。

另外,此道車馬不通,糧草輜重是無法運抵前線補給的。”

這也就是說,你去的人多也沒用,因為這條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