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 林墨計成,狼煙已起,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她挖出來的。

即便是這個階段的曹營,除了核心的幾個人,也沒有人知道她的任務是什麼,連崔家都不知道。

退一萬步說,林墨真就是從她身上發現了什麼蛛絲馬跡,也斷不會直接就痛下殺手,理智的做法應該是慢慢挖出她的目的,以圖將計就計。

現在,她死了死的這麼蹊蹺,這麼突然,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她的確是離間了呂布和林墨,並且,讓林墨遷怒於她,大概覺得只要她死了,情況或能好轉?

除了這個原因,曹操想不到其他可能了。

事實上,就連設下此計的郭嘉也是這麼認為的,崔嫻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的死了,以林墨過去行事的風格,如果不是遷怒,那麼,崔家不死上百十號人根本說不過去。

可事情過去已經有些日子了,崔家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株連,而且,崔嫻對外的宣稱也是急病致死的。

即便是林墨心境再穩,他呂布總也沒這麼淡定。

一個可以為了張楊的死千里追殺的急性子,能夠這麼穩得住,他可不信。

“現在盛傳林墨要培植自己的力量,讓趙雲取代張遼的地位,其實這確實是有可能的,根據這些年的情報來看,趙雲、顏良、文丑、徐盛、徐庶這些人,甚至包括剛剛倒戈的滿寵,太行山上跑下來的張燕,都是林墨的力量。

說現在要奪位,時機上也說的過去。”程昱接過話茬分析了起來。

“如此說來,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隔岸觀火,任由林墨在這條路上走遠一些,等到呂布那批老部下忍不住跳出來的時候,北國兩派的鬥爭就會從暗轉明。”說完這番話後曹操就看向了郭嘉和荀攸。

二人也是默契的對視了一眼後皆是頷首點頭,當然,說話還是郭嘉為代表的,“司空,那就,先取益州吧。”

如果沒有崔嫻的存在他們的看法一定是不管呂林翁婿矛盾真假,一定要趁著他進攻司州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的。

但現在,崔嫻的死讓他們堅信,林墨的的確確是與呂布鬧翻了。

現在,黎陽尚有六萬軍駐守,攻克難度太大,而且,一旦陷入生死危機之中,誰也不能確保他們會不會同仇敵愾。

既然是篤定了他們內訌,最好的辦法確實是棄之不理,任由這份矛盾升級。

畢竟,林墨現在的心思也算是路人皆知了,頻頻的讓趙雲在戰場立功,就是要拉起足夠的威望,加之以北國軍為主的部隊裡,顏良文丑的威望也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如果呂布坐視不理,最後必然是會被林墨坐實了這北國之主的位置。

見荀攸、程昱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曹操便看向了夏侯淵,“妙才。”

“在!”

“北國已經發出了討賊檄文要攻克司州,待他們動身後,我也會帶大軍經漢中入川,屆時荊襄就交由你駐守,切切小心劉備。”

“大兄放心!”夏侯淵一拍胸膛,表示沒有壓力。

“川地艱險,路途坎坷,你二人就不必都入川了吧。”其實曹操是想讓郭嘉留下的,畢竟他的身子骨經不起折騰。

可要是按年齡來說,顯然是荀攸老多了,四十有五了,過於明顯的偏袒可不利於團結。

荀攸倒是會意直接就拱手道:“那便由在下跟隨司空入川吧。”

“好!”

曹操點了點頭後站起身來,走到郭嘉的面前,沉聲道:“聽聞劉備新拜的軍師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兵法韜略無一不精,奉孝需當小心。”

“司空放心,在下便是身死也絕不讓劉備跨過湘水!”

聞言,曹操眉頭不由一皺,隨後輕笑了一聲,“胡說些什麼,不過是一介織蓆販履之徒,加上個南陽耕夫便又能成什麼事,你稍上些心便是,什麼死不死的。”

郭嘉灑然一笑,解下腰間酒葫蘆灌了一大口,不以為意。

三月,陰雨。

北國,鄴城,大軍開始魚貫而出。

正值春耕的時節,在過去是很少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的,因為尋常的部隊通常是戰時為兵、閒時為農。

隨著曲轅犁的問世並且普及之後,農耕的效率大大提升,這個問題好像就解決了。

至少,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二牛抬槓的耕種方式浪費人力和耕牛了。

出城的大軍,是先鋒軍兩萬人,八千騎兵和一萬兩千步甲,先鋒大將是趙雲。

他們的任務是要儘可能的深入河內腹地紮營。

至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