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 落子成局,兩難的林墨
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二 落子成局,兩難的林墨,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到了被人尊重的體面感。
她就這樣站在房內,望著林墨遠去的方向,欣喜的同時,似乎也伴隨了一份失落。
她想問問他,為何會對素未蒙面的自己如此大度,也想問問他,對自己是什麼看法。
畢竟,她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黃花閨女,而是遺孀寡婦的身份,在當今天下最耀眼的青年男子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唉”輕嘆了一口氣後,她走出了辛家府苑。
望著熙然的街頭,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甄家,袁熙的府邸,她不知哪裡才是自己的根。
回到甄家,只怕最後也難逃再次被當成工具的命運吧;
回袁熙的府邸,其實跟回大將軍府已經沒有本質區別了,沒有林墨的庇護,那座府苑只會被充公。
剛剛回到袁府的林墨,打算好好沐浴清洗下身上的酒氣和甄宓的體香,可辛毗卻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怎麼,才剛剛下床就來討賞了嗎,林墨坐在帥椅上擺了擺手,示意辛毗說話。
“侯爺,前線急報,曹操率五萬大軍攻克漢中,張魯首戰敗北後便直接投降了!”辛毗一邊說著一邊將竹簡呈到了臺案上。
林墨趕忙拿起竹簡檢視,表情也越發的凝重了起來。
在他的預定戰略計劃裡,是清掃關中十部,拿下司州和涼州,轉而進攻益州從而形成對中原的包夾態勢。
這種構思看起來好像有些捨近求遠,但其實這是林墨能想到的最快速一統天下的道路。
因為歷史已經被他攪弄的一塌糊塗,先知技能在曹操、劉備和孫策的面前再沒有優勢,而關中十部和益州,卻還能有用武之地。
他想效仿潼關大戰時候的曹操行反間計破了十部人馬,而益州方面,張松和法正是兩個關鍵人物,有二五仔,縱然川地有天險,破之也不難的。
只要拿下了西北這兩塊地盤,剩下的就是圍剿曹孫劉三方了。
可是,林墨沒想到曹操會這麼快就對漢中下手,這極有可能使他的預定戰略胎死腹中。
“侯爺,漢中乃益州咽喉,曹操得漢中之後,益州門戶洞開,川地必然是一日三驚,加之荊襄在手,水陸並濟之下,取益州,並非天方夜譚了。”
辛毗的表情也很沉重,凝神蹙眉道:“天下之腹已入曹手,天府之國再併入其中,即便我們拿下中原,曹操都可起水陸大軍,席捲撲來。”
林墨嘆了口氣,微微頷首,是啊,當初的戰略方針制定除了是想包夾曹孫劉外,其實最大的顧忌就是擔心天險之地落入三方手中。
川地艱險,難以攻克,他們仨無論是誰入川,自己想破局都千難萬難。
而且,攻克川地,除了需要強橫的水軍掩護外,最重要的是要精銳步兵,沒有進入巴蜀縱深的盆地前,騎兵是一點作用也沒有的。
林墨背靠在帥椅上,枕著頭惆悵,關中不可怕,荊襄不可怕,論及難度之大,終究是川地最可怕。
自古川地多才俊,一旦益州連通了荊南,曹操便是進可攻退可守,佔盡了戰略優勢啊。
這未來的局面光是想想,都讓林墨有些頭疼。
“侯爺,我們不採取點什麼行動嗎?”辛毗主動問道。
“你有什麼想法嗎?”其實,辛家兄弟是有些才學的,尤其是辛毗,黃初五年曹丕御駕親征的時候,他是少數反對的人,奈何曹丕不聽,落了個無功而返。
“曹操託名漢廷司空,實為漢賊,劉璋雖孱弱,到底是皇室貴胄,心向大漢的,內心裡肯定不願意向曹操妥協。
只如今曹操勢大,恐劉璋難以壓制手下派系為此而起的爭端,除非他有破曹的底氣。
放眼天下,除溫侯與蘭陵侯外,無人可攖曹軍鋒芒,在下建議侯爺書信劉璋,聯盟抗曹,如此劉璋便可以信穩固內亂。”
辛毗說完後嚥了咽口水,繼續道:“另外,在下覺得應速速召回趙雲等部將,前出黎陽、增兵沛城與蕭關,迫使曹操撤軍北上。”
方略是不錯的方略,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益州危機告破,只要時間久了,這場風波後劉璋還是有機會凝聚人心抗曹的。
問題是,辛毗這樣的做法,其實跟老岳父想一塊去了,給了關中十部機會。
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林墨相信這絕對是曹操早就預見了的,甚至讓出三郡請十部開始就算計好了。
如果,揮兵中原,馬騰韓遂的態度,很可能會直接決定雙方大戰的關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