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 謀定北國(二合一大章)
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 謀定北國(二合一大章),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袁尚這是天大的好訊息,不過審配和許攸聽完是心思各異。
審配也是很高興的,但高興之餘更多的是謹慎,與先前決意一戰的心思大相徑庭,並不贊同呂布信裡所說率領大軍去攻打袁譚的軍寨,而是要坐視他們兩家真正打起來,之後把野戰這部分軍隊吃下就夠了。
這種心思其實並不是一種矛盾,而是一種謹小慎微的審時度勢,起初建議攻打呂布軍營是覺得主動權在自己手裡,真的下死手袁譚大機率不會救,真的救援因為距離問題,也能應對的下來。
可現在,一上來就要求梭哈,面對的風險點是呂布存在幾分與袁譚裡應外合唱大戲的可能,主動權完全在對面,所以,他不主張出擊。
許攸等到了林墨讓他等的機會,開始一反常態積極主動的建議袁尚出兵,要一鼓作氣拿下袁譚,從此北國再歸一統,當初設下離間計的時候,就是希望等到今天這個局面,如今計成,不該猶豫。
一番激烈的討論下來,還是採用了審配的方略,隔岸觀火,若是呂布袁譚的軍隊真的在渡口上血戰,他便讓馬延帶兵吃下兩支人馬。
至於袁譚的大營,還是算了,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慢慢來吧。
看著有幾分博採眾長、從善如流的明主作風,可許攸知道,這不是他袁尚察覺出了其中的風險,而是他內心不願大軍陷入血戰之中,總是希望最後和平收場,做著不切實際的夢。
站在這裡,唯一能讓許攸感興趣的,也就只有林墨接下來的舉動了。
日前林墨的信裡言之鑿鑿要把二袁吞併,但許攸一直沒想明白他會怎麼做。
就算照著他的預期,袁尚衝動下把十五萬大軍全部拉去衝擊袁譚軍寨,裡面早已做好埋伏,到頭來也只是袁譚收益,總不見得你能憑這兩萬人在北國翻江倒海。
想不通也就不想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袁尚已經敗了,早在林墨那封威脅信送到的時候,自己就已經把命門告知了林墨,能不能最後受益不是他該考慮的。
他現在要做的是自保,確認自身與家人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攪弄起這場大戰。
如果最後林墨如他所言,入主北國,自己的功勞是可以擺上檯面的;如果他辦不到,沒事,阿瞞這條退路反倒是他更加嚮往的。
覺得這離間計妙不可言的,不只是袁尚,還有將計就計反打回去的袁譚。
他的大營裡最近很忙碌,該挖坑的挖坑,該安置弓弩手的位置也在加固拒馬保護,儘可能的把這裡變成一個完美的伏擊點。
相比於袁尚,袁譚倒沒有興奮到忘乎所以,這一戰順利的話,應該能把袁尚打的元氣大傷,往後大機率是不足以與自己抗衡了,所以,有一個人就要該考慮如何處置了。
“公子,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啊,在袁尚沒有徹底剿滅前,不宜與呂布正面衝突,可許以重利安撫,勸返徐州,公子別忘了曹操才是我們的大敵,這袁呂聯盟還得繼續啊。”
“是啊公子,此戰收效如何尚未可知,黎陽方面蔣義渠還有五萬大軍駐守,公子大勝後,他許是會心懷順意,但在公子坐穩北國前,不可與呂布廝殺。”
只是試探性的問了一句,郭圖和辛毗就立刻反對了。
不可否認的是,袁譚的戰略目光和深謀遠慮都是碾壓袁尚的,這一場戰爭沒打完,他就已經在為後續做打算了,如果袁紹早早把他立為世子,加上沮授田豐的輔佐,未必是不能成事的。
可惜啊,就眼下北國這艘破船到處都在漏水,袁譚深思熟慮各種打算,唯獨沒想到內部出了問題。
郭圖和辛家兄弟都有向呂布獻媚,因為在他們看來,最後勝利者是呂布還是袁譚,問題都不大。
所以,最最佳化的結果當然是兩家相安無事了,這樣對於他們來說會多出一個選擇。
“公子啊,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呂布畢竟是公子請來援助您重登大位的,若是趁他不防而攻殺,固然能得手,可天下人定會指責公子不義,今後誰還敢與公子為盟呢?”辛評也耐心的教導著。
可袁譚只是冷冷一笑,拿出一張竹簡丟在臺案上,三人湊上去一看,正是當日斥候繳獲的袁尚寫給呂布的密信,當即心頭一沉,不由面面相覷。
他竟然還留著這份密信。
看來他想對呂布下手,可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由來已久的呀。
有了這封密信,就算把呂布和他兩萬兵馬全部按死在北國也可以對外宣稱是因為他與袁尚勾結,厲害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