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 林墨的決心,行動!
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六 林墨的決心,行動!,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許攸是個不確定的因素,儘管先前為了把他綁在自己戰車上算是用盡了心思,預判了大局的走向。
其他不說,單是投曹這一點便不可能再發生於中原大戰了,理由很簡單,官渡之戰被提前了兩年。
所以,讓笮融利用採購戰馬的方式賄賂於許攸,在二袁爭權的關鍵時候那些錢就成為了掐住他脖子的制約。
事實上也很順暢,別的不說,北國走向這一塊的預判至少是沒有任何出入的,原本是一步絕佳的佈局棋子,可現在,他的態度開始有些搖擺。
當初馬延充作先鋒的時候,他曾讓人送過信,指明讓呂布帶兵偷襲,甚至連進攻點,撤退點都指出來了,為的就是向林墨表明立場,也算是投名狀。
可誰能料到會發生張楊被殺的事件,呂布執意要動手,非殺司馬懿不可。
林墨是穿越者,可不是神,他只是個普通人,有人的七情六慾。
自己是呂布的軟肋,呂布又何嘗不是他的缺點,見他這般痛苦,便是擔著風險也只能放手一搏。
不過這件事也算是給林墨敲了一個警鐘,當初在安豐的時候,三軍以他為大纛,他也覺得自己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統帥了。
事實上,還是不夠格。
他期望呂布能不被負面情緒左右,做事能以大局為重,最好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就像名垂青史的那些將帥一般。
可是,在呂布和趙雲離開後林墨自己的狀態就一直處於忐忑不安之中,並不敢冒險用計。
身邊有徐盛不假,單純就論武力和勇猛來說,四庭柱不復後,袁尚的麾下想要在戰場上正面斬殺他的人只怕沒有。
可問題是,戰場上的逆轉、突破、直襲這方面,徐盛跟超一流的猛將相比,差距也是不小的。
這也是導致林墨遲疑不定的關鍵原因。
現在回想起來,過去的坦途完全是依託了兩個點,第一是先知與對人物性格的瞭解;第二就是呂布和趙雲這種猛將的依賴。
但,真正能獨當一面的統帥,從來不是隻會打順風局的,武侯六出祁山的時候,都到了廖化做先鋒的地步,可想而知猛將稀缺到了什麼程度。
可他還是打的轟轟烈烈,就這一點,已經不再一個次元。
袁譚走後,林墨就沉下心來認真考慮了這個問題,未來與抉擇。
等到呂布和趙雲回來,當然會好打很多,可人生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換言之,他們踏上千裡追殺之路的那天起,就要承擔回不來的風險,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接受。
自己不能一味的去等一個不確定,或許他們會延遲,甚至途中出了什麼差錯改道,那回來的日期只會一拖再拖,難道就不打了嗎?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林墨便不打算再拖了,袁譚拖不起是因為他的糧草,林墨其實也拖不起,因為他的佈局不允許他再拖下去,否則之前的佈局不僅前功盡棄,自己和兩萬大軍也可能陷入險境之中,乃至於中原格局都會發生鉅變。
“文向,知道武城嗎?”林墨看向站在一旁的陽光大男孩。
“在夏津以北百里的一個小郭,兵不足兩千,無大將鎮守,若趨之需渡清水河繞十餘處密林與窪地,步騎通往三日可抵達。”徐盛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
這讓林墨有些刮目相看,雖說這些日子是朝夕相處的,可真正談論用兵的機會不多,今日才發現他有了如此大的變化。
看著徐盛林墨有些恍惚,他再不是彭城林府的護院了。
“你怎會如此瞭解?”林墨饒有興致的問道。
“周遭百里的地形、城池我都有在地圖上看過,就是可惜沒時間一一親探,不過我都問過嚮導官,大差不差。”
迎上林墨狐疑的目光,徐盛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都是張將軍教的。”
林墨露出恍然表情,忘了他在廣陵可待了足足一年半呢,跟著遼神還是學了很多東西的,顯然這是一個不侷限於虛實奇正的遼神。
“若讓你取城,需多少兵馬?”林墨一手托腮,斜看著徐盛。
“三千,定可拿下武城!”徐盛一拍胸膛保證道。
“好,撥伱五百騎兵與兩千五百步卒,但不需強行攻城,只做圍攻聲勢即可,當然,若你有辦法取下武城也可自行決斷,戰局瞬息萬變,為將者要學會臨場應變。”
“公子放心!”徐盛興奮的拱手接令。
在夏津這裡遷延了快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