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 陽謀,無懈可擊
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 陽謀,無懈可擊,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不成,我們的計劃就得擱置了。”
騎著疾風馬的孫策仰頭長嘆一聲,“難道,非要讓江東的兒郎用命去拼不可嗎?”
現在打仗呢,跑來提親,這事聽來就荒唐。
孫策不是急色之徒,更非荒唐之輩,這事還要從周瑜的謀劃說起。
拿下廬江後,沒有急攻九江,又沒有去打安豐,是衝著想要他們爭鬥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的。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周瑜發現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淮南士子對於安豐援兵的迫切程度,竟然高過了徐州方面。
這裡頭除了距離問題,原來還牽扯到了淮南派系的問題。
安豐幾番大戰,早年間的徐州老兵死剩不多了,後來的新兵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淮南三郡。
這件事讓周瑜心裡開始有了新的盤算。
那就是,策反淮南派。
淮南派的老大是劉曄,劉曄呢,嘗試過了,沒啥效果,但他與喬家交情深厚,同時喬家在淮南士子中的影響力就算比不得劉曄,也是老二的位置。
所以,他們想著跟喬家攀上親,這樣利益共同體的情況下,喬公就必須站出來說話了。
能夠把劉曄搞定,那當然是最好的,就算搞不定,安豐城裡的淮南軍,也是有動搖可能了。
畢竟,一支軍隊的主將、副將和監軍可以是你呂林嫡系,總不見得校尉、都尉、軍司馬也都是你們的人吧,讓也得讓出一些位置啊。
說是集體策反當然做不到,可只要有一隊人答應了,安豐這座堅城可就有漏洞了。
當初的壽春城是怎麼被攻破的?不就是出了魯肅這樣一個內應嗎?
現在,聯姻計劃失敗,孫策當然惱怒。
“報!主公,關羽的信。”一名軍士策馬而來,將一捆竹簡交到了孫策手中。
閱覽著上面的內容,孫策表情先是眼前一亮,隨後眸子一沉,最後憤怒的將竹簡朝著地上一砸,怒罵道:“打了兩場敗仗還敢這般輕狂!”
周瑜看了一眼地上的竹簡,輕笑道:“夜襲那一戰,憑藉著對時機的掌控,以少勝多,且殲敵逾萬,關羽難免驕狂,可是又督促主公速去安豐?”
孫策冷哼了一聲,點點頭。
你說你,崔就催了,還帶侮辱人的,什麼江東兵馬是否太過孱弱,這麼久拿不下一個九江,是來不了,還是不敢來,真要是不敢來,他就自己取安豐了,到時候別問他要。
“我是擔心這廝到時候退兵,沒了旁軍牽制,我們可就只能強攻安豐了。”孫策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
“既然上計不成,便行中計吧。”周瑜笑了笑。
“何為中計?”孫策蹙眉道。
“大舉進攻九江,沿途多行圍城,不急攻破,以此造勢,把壓力給到魯肅那頭,就算他忍得住不來救援,他手底下那群淮南軍也會隱忍不住的。
到時候,便是無法激起兵變,我們拿下九江,一來淮南士子不會對我們頑抗到底,二來圍城安豐的時候,他們的軍心也已搖搖欲墜,甚至射入一些賞格,就有機會策反他們了。”
周瑜說完後,孫策朗聲大笑起來,“妙極妙極!”
這一出,算得上是陽謀了。
現在,孫策就怕他魯肅死守安豐,天知道呂林的援軍什麼時候會趕抵,必須把他逼出城來。
這樣的方式,以劉曄為首的淮南幫定是會給足壓力要求魯肅發兵救援。
不救?
沒關係啊,到時候我們投誠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只要淮南派系的主幹力量都投誠了,那接下來策反安豐城裡的淮南軍就不在話下。
說幹就幹,當天孫策就召集了太史慈、程普、韓當一干人等商議用兵計劃。
本就處於備戰狀態的大軍不需要耽誤太多時間,只一天的準備,三萬大軍就開始朝著九江開拔。
按照正常情況,現在就算是治所壽春也只有四千多兵力,其他的縣城就更別提了,江東兵馬當然是應該一鼓作氣直接圍城。
可孫策是選擇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一城一城的取,並且將聲勢搞的足夠大,沒辦法,要給他們求援的時間,也要給他們心裡判定我就算叛變也合情合理的準備。
劉曄是什麼人啊,這種伎倆哪裡騙得過他呢。
知道是知道,可他當真無計可施。
淮南派早就對徐州世家沒好感了,加上遲遲不肯發兵救援這件事,更是火上澆油,現在呢,人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