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 針尖對麥芒的碰撞,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監視著張揚,他行為舉止並無出圈也極少離開自己的營帳,若是讓他寫信給昔日同僚勸降,不知是否可行?”

田豐抿了抿嘴,蹙起眉頭,“除非我軍獲得巨大優勢,或可遣其勸降,目下勝負未分、戰端未起,只怕適得其反。而且”

“而且什麼?”袁譚面露狐疑。

田豐最終只是搖了搖頭,似乎把想說的話嚥了回去,乾笑道:“沒什麼,張太守有大用,眼下還沒必要上場。”

袁譚會意的頷首,最後沉聲道:“諸位先生的意見我已明瞭,但將士們的酣戰之心也不可不顧,我意三日後,領兵至呂營寨外挑戰,若能引誘其出寨正好迎頭痛擊,便是不能,挫一挫他們的銳氣也好。”

幾人對視了一眼,只要不強攻營寨,這樣的選擇倒也未嘗不可。

中規中矩的挑釁引戰,看似很中庸,但時間長了,對敵方計程車氣確實是不小的打擊。

“或可一試。”幾人也確實想不出太好的辦法,只能附議。

雖然說自己的提議沒有被立刻採納,但內心裡還是挺高興的,因為袁譚跟袁紹不同,還能聽的進自己的話。

曾幾何時,袁紹也是個博覽眾長、從善如流的明主,隨著站的越來越高,對手底下這幫人,已經沒有了從前的耐心。

或許也因為這樣,他在袁譚的身上,看的了北國的未來忍不住想多引導一番,“公子覺得此番誘敵有幾成把握得手,又在何時何地最有機會得手?”

看出田豐這是在循循善誘,袁譚便認真沉思了起來,少頃,抬眼道:“起碼有五成機會得手兵法雲,避其朝銳,擊其暮歸,呂布若出軍,最有可能是入夜前我們撤軍之時,因為那時候我軍最為疲乏。”

田豐點了點頭,投去讚賞的目光,確實比二公子、三公子更通兵法,旋即補充道:“若我是林墨,會選擇在敵軍疲乏退去後趁夜劫營。”

袁譚眸子轉了轉,立刻就反應了過來,頻頻頷首,“先生高見,接下來我們重點設伏就是在午後歸營及嚴守劫營這兩處。”

果然跟著田豐能學不少東西的,這些天受益匪淺。

呂營這頭,見林墨遲遲也沒有動靜,呂布還能坐得住,畢竟他更希望曹操那頭多整點動靜出來,最好造成青州戰線的北國軍軍心動盪,自己才好拿捏。

可魏續他們幾個忍不住了,一顆心總好像貓撓一樣。

“允文啊,我看巨洋水的水流還挺湍急的,要不要再來堵一次,到關鍵時刻掘開沙袋,水淹袁營,就像廬江對付劉勳一樣。”

“劫營也不錯,如今北國軍兵力三倍於我們,料定我們不敢貿然出擊,不若讓我帶上幾百人趁夜劫營,或可收的奇效。”

魏續這是把袁譚當做了劉勳是吧,腦子不好用沒關係,眼睛應該沒壞才對,袁營距離巨洋水起碼七八里地呢,那得多大的水啊。

侯成說的話,林墨直接選擇忽略,這貨八成是看了遼神廣陵之戰的八百親衛大顯神通,也想復刻一般。

一般不過分的話呂布就隨他們去了,眼看氣氛不對的時候,呂布一個眼神立刻就能把他們幾個嚇成鵪鶉。

即便如此,林墨也覺得難受,這幾個傢伙屬於癩蛤蟆不咬人他噁心伱啊,成天像一隻蒼蠅不好意思,不是一隻,是一群蒼蠅一樣在你耳邊嗡嗡作響。

“怎麼樣,大家也看了幾天了,有頭緒嗎?”臺案前,陳宮、賈詡、趙雲、張繡、高順等人圍在一張羊皮圖紙上看的出神。

“這一帶地形複雜,要說屯糧之地,何止成百上千,光從地圖上看,只怕終究沒有意義。”

陳宮的話略顯喪氣,但又引得眾人頷首,顯然,看了幾天也沒啥收穫。

林墨聳了聳肩,擺手笑道:“好吧,我也沒看出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以弱勝強最直接的手段當然是燒燬對方的糧草,逼迫對方退軍,然後大軍一鼓作氣衝上去絞殺。

但糧草作為命脈所在,想光從地圖上看出來,確實有些徒勞了。

沒辦法啊,袁譚自然希望他們帶人衝出這條只有五里寬度的通道,而林墨呢,又希望對方衝昏了頭腦跑來強攻,突出一個添油戰術。

這種情況下免不了會有曠日持久的對壘,最後看誰先犯了錯誤。

其實,這才是戰爭的常態,沒有了先知技能加持,怎麼可能繼續勢如破竹呢。

“我考慮要不要分一點兵馬到齊山上去駐紮,那裡地勢險要,可以俯瞰全域性,甚至有可能捕抓到北國軍糧車的蹤跡。”林墨收起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