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航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42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天命內鬼不死於文抄,伏爾加航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是繼承了真正鳶尾的龐大閱讀量,此時此刻的記憶體鳶尾,還是忍不住為手中這篇奇妙的故事感到驚喜。
——這是一個好故事,無關時代。
故事從一個年輕教授的迷茫開始。這個世界的地球由於某些原因,將自身的位置和文明先程序度暴露給了遠比他們科技先進,但生存環境也更加惡劣的三體文明。三體文明出動了龐大的艦隊,意圖奪取地球。而人類在科技被三體人鎖死的情況下,只能利用三體人科技透明的缺陷,利用人類思維不透明的方式進行反擊。而反擊的計劃,則被稱之為“面壁者計劃”。
【葉老師,這……真是太有意思了,可是宇宙社會學的公理是什麼呢?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這出現在小說最前篇的兩句話被鳶尾記在了腦中,她清楚這是極其重要的線索,但卻始終想不通為什麼這會成為主角“羅輯”如此重要,以至於成為三體文明打擊物件。
而隨著故事的推進,另一個叫做章北海的人物也同樣吸引了鳶尾的注意:這是一個非常有執行力,且有著明確計劃的人。他如此堅定地相信人類會走向勝利,以至於鳶尾從他身上想到了不少同樣勇敢的融合戰士。在面對強大到彷彿無法戰勝的敵人時,就是這份對勝利的堅信,才會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戰勝崩壞。
——可惜,前文明最終還是失敗了。
想到這裡,鳶尾的情緒不由得失落了些。不過旋即她便打起精神,開始期待屬於章北海的勝利。
但故事接下來的走向,讓鳶尾措手不及。
即便科技被封鎖,人類社會依舊在進步,羅輯再次醒來的時候,他感到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發展出了艦隊,並擁有擊敗三體艦隊的信心。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章北海進入了亞洲艦隊,然後他……
然後他叛逃了!
這突兀的轉折,讓鳶尾著實吃了一大驚,但緊接著,一顆小小的水滴便讓龐大的人類艦隊全軍覆滅,章北海所在的飛船,以及追擊他的飛船,反倒是成了太空艦隊最後的倖存者!
而在人類絕望之際,他們只能抓住最後的稻草,選擇再次相信羅輯。
看到這裡,鳶尾心裡已經很清楚:這個故事,比她寫出來的故事要更加精彩,也更有藝術價值——她已經輸了。
好在輸的是記憶體鳶尾,而不是真正的鳶尾。鳶尾的手指在書的邊緣輕輕敲打,忍不住思考:若是真正的鳶尾,她一定會比自己表現的更好吧?
短暫的走神以後,鳶尾繼續看了下去。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這個時候的羅輯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掌握的終極武器,宇宙社會學,也就是黑暗森林法則。在宇宙的遙遠尺度下,每個文明都對其他的文明小心翼翼——而地球就是將自己暴露給三體文明的孩子。
羅輯的武器,就是“公開三體文明的位置,讓其他更先進的文明進行打擊或試探。”但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在宇宙尺度上的距離相近,暴露三體文明的位置也有可能會暴露地球文明的位置——這相當於羅輯只能在“讓地球淪陷”和“兩個文明一同死亡”之間做出選擇。
故事似乎在朝著一切都不可挽回的深淵重重摔落,讀到羅輯用“雪地工程”消磨時間的時候,鳶尾反倒是覺得能夠理解他。在情緒隨著故事一起低落的同時,鳶尾不由得開始猜測:也許故事最後的結局,會以人類的失敗告終?
作為已經失敗的文明的殘留,鳶尾並不是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甚至她內心還對這樣的故事結局有音樂的期待。但接下來的故事又一次超出了她的預測:羅輯實際上將“雪地工程”變為了一套龐大的,可以發射相對座標的裝置,而這套裝置則會在他死亡時啟動——以此為威脅,羅輯在人類最黑暗的時刻,拯救了人類。
看完整個故事,鳶尾長嘆了一口氣。
這是真正的科幻故事,以星系為尺度,宇宙為背景。書寫了一個殘忍卻又格外真實的宇宙。鳶尾忍不住想到她在梅比烏斯那裡得到的資訊:前文明在失敗以後所執行的無數計劃中,格蕾修執行的是前往宇宙的【方舟計劃】,也不知道現在格蕾修究竟身在何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