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部分,穿越之帝王傳奇,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級的公爵,食邑僅為二千戶,但卻列入了異性官員的最高爵位範疇,是以當日楊璉真迦得到了賈似道所贈的一枚國公勳章時,也覺禮重不敢輕易言收。
“夏愛卿,免禮。”我繼續道,“四川戰區,一直站在抗蒙的最前沿,歷經的戰火最多,卻始終掌握在我朝手中,特別是今年以來,高愛卿、張愛卿和昝愛卿三人齊心協力,穩定了前線局勢,雖然年末的小富砦之戰未能全勝,但總體而言,朕是十分滿意的。”
“各位愛卿,自明年起,我朝的各大戰區會統一改為軍區,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其代表的含義卻有很大的區別,改為軍區的意義在於軍政的分開,從一月一日新年起,各軍區的最高官員稱為制置使,而地方最高官員則稱作安撫使。因為前沿各地的特殊性,所以有些地區的軍政大權暫時還會合一。下面朕宣佈幾項人事任命,李庭芝、夏貴。”
“臣在。”
“朕任命你們二人為揚州軍區、廬州軍區制置使,同時兼任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安撫使。在兩路的安撫使有合適的人選之後,朕會重新任命,以便讓你們專注軍務。”
“是,臣等遵旨。”
“高達、張珏、昝萬壽。”
“臣在。”
“朕任命高愛卿為成都軍區制置使,張愛卿為成都軍區副制置使,因成都軍區所轄區域廣闊,故下設成都、重慶、瀘州三個軍分割槽,分別由高愛卿、張愛卿和昝愛卿三人兼任。昝愛卿,朕任命你為四川各路安撫使,待行省制改革後,川中各路合併為四川省。”
“是,臣等遵旨。”
座位上的呂文煥越聽越覺事情不對,對於襄樊戰區,皇帝陛下隻字未提,這和兄長呂文德自臨安返回襄陽後的所言似乎完全不一,皇上的做法分明就是在歧視襄陽戰區。
呂氏兄弟早年都跟隨老將軍趙葵,相對而言,呂文煥更有智謀,喜文人狀,為人行事小心謹慎卻又極為自負,加上反對理學,故不為宋理宗所喜。歷史上的呂文德死於1269年,指揮襄陽後期保衛戰卻是呂文煥,那也是最為艱難的四年,直到1273年投降元朝。
呂文煥在歷史上的評價很低,和明朝末年的洪承疇一樣,揹負了賣國賊、漢奸等惡名。
以文天祥為代表的南宋忠臣痛斥了呂文煥的賣國行徑,認為其喪失民族氣節,為虎作倀。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呂文煥因孤立無援,被迫投降,他為保衛國家、抵禦蒙古侵略已經盡力了,他的投降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如果繼續下去,襄陽仍舊不保,到時,襄陽的結局很可能和樊城一樣,被屠城。
後世的辯證法說得好,凡事都要一分而二。呂文煥好也罷,壞也罷,其實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南宋皇帝的不作為和朝廷的**。
“各位愛卿,下面由軍務院陸秀夫給大家細說下有關軍區的事情以及各位明年的主要任務。”說到這裡,我看了看呂氏兄弟,嚴肅道,“呂文德、呂文煥,你們二人隨朕到小會議室。”
“是,陛下。”兩人見我面色不善,慌忙答道。
袁棘和小七陪我一起進到旁邊的小會議室,小七見呂氏兄弟入內後,便將門關上,自己守在了門口。我坐下後道:“呂文德,你知罪嗎?”
“啊?陛下?臣何罪之有?”呂文德並不知道我發怒的原委,和呂文煥一同跪下後,問道。
我“哼”了一聲,冷冷地看了看二人,道:“呂文德,朕來問你,襄陽城外的榷場是怎麼回事?”
“這,這個。。。。。。”呂文德冷汗直冒,知道東窗事發,心裡一驚,腦海中頓時空蕩蕩的。
一旁的呂文煥小聲道:“皇上,此事臣等考慮欠妥,願意接受陛下處罰。”
我故作惱怒狀:“這和賣國有何差別,呂文德,你也是當時名將,豈不知蒙古人的意圖嗎?襄陽周邊被榷場所圍,蒙古人藉機在榷場內修築城堡,以構成合圍之勢,這仗還未打,你等便毫無勝算。”
呂文德顫聲道:“陛下,臣一時心竅被蒙,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臣知罪。臣上次本想將此事告訴陛下,但唯恐陛下處罰,故一直未敢啟口,臣回去後,打算和蒙古人重新談判,哪知蒙古人根本不給臣機會,只以協議為準。陛下,這是第二期雙方協議的內容,但臣這一次是堅決不會執行的了。這次年終述職,臣和臣之弟商議好了,哪怕陛下要降死罪於臣等,臣也會將此事上報陛下。”
我從袁棘手中轉接過協議,也沒有開啟,直接道:“說吧,這第二期又是什麼內容?”
“陛下,當時臣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