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部分,穿越之帝王傳奇,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也會在我朝所有軍隊中實施。在朕的心目中,任何一個將士都是我朝的英雄,朕會在儘可能的範圍內,給予他們最大的生命保障,使他們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機會最大化。”
“臣明白了,臣范文虎謝過陛下。”
我愣道:“範愛卿,你這是何意?”
范文虎恭敬地答道:“陛下,臣也是上過戰場的,自然深知戰場之殘酷,有不少將士就是因為缺醫少藥而白白死去。陛下的措施會極大地減少傷亡,因此,臣作為一名隨時上戰場的武將,自是感謝陛下,一為自己,也為我朝之將士。”
我笑笑,也不知道這范文虎今天是怎麼啦,竟然轉性,贊同起我的觀點來。
“關於御林軍的詳細編制朕會交給軍務院去做進一步的分析評估,然後再逐步落實。御林軍的人選朕也說過,一半會來自禁軍,一半則來自民間招募。君實,自十月十日起便開始在禁軍中設立報名點,同時也向民間公開招募徵兵,此項事務截止時間為本年的最後一天,兵部範愛卿,你們配合軍務院執行。”
“是,臣遵旨。”陸秀夫道。
“臣遵旨。”範文煥也應道。
“恩,御林軍的軍指揮使,簡稱軍長,實為軍中最高統帥,由朕親自擔任,軍副指揮使,也即是副軍長,由原御前侍衛統制謝道臨擔任。”
“謝道臨?”眾人一下想到,“皇帝陛下任職御林軍軍指揮使只是個象徵,主要還是會由副指揮使管轄,也就是說御林軍的統帥實際上是謝道臨,這就是皇權、後權結合在一起的標示吧。”
“御林軍的三個旅指揮使,也稱作旅長的人選,朕打算由原青年衛統領文璋,原揚州軍統領張世傑擔任,至於還有一位旅指揮使,則向我朝公開招聘,凡我朝布衣百姓均可報名競聘,此事在十月十號徵兵時一同張榜宣示。各位愛卿,對於御林軍,大家還有無意見?”
“臣范文虎贊同陛下之意。”
“臣陸秀夫附議。”
“臣李北洋附議。”
我又是一愣,這范文虎今天的表現似乎在向我示好,為何?
第249章 主帥人選
第249章主帥人選我沒有時間去思索范文虎轉變的原因,接著又道:“下面朕來說下臨安戰區。臨安戰區的設立有兩個目的,一是協助御林軍拱衛我大宋行在所(京師),二是作為機動部隊,隨時可能會支援其它前線戰區或者另作它用。你們剛剛都聽到了朕對於御林軍建制的講述,順便告訴大家,北伐的主帥會由朕親自擔當,御林軍自然也會隨同出征。臨安戰區的編制,朕打算定在四萬人左右,由三個廂的兵力組成,其中兩萬人來自禁軍,另外兩萬人同樣在民間重新招募,其建制會沿用我朝原有的軍制格局,也即是廂、軍、營、都的格局。至於臨安戰區的主帥人選,朕目前沒有合適的人選,大家覺得有沒有適合的,可以推薦。”
御林軍主帥之位大家都知道會由我的心腹擔任,所以無人眼紅,也不敢有什麼想法。而對於臨安戰區的主帥人選,每人卻都有自己的打算,希望能用自己的親人好友,畢竟這也算是京城衛戍部隊的老大,其地位之高,看上去怎麼都要高過其它戰區的制置使。
只不過誰也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一時間會場變得沉默起來。當然,我也知道,宋朝末年已經沒有什麼聲名卓著的大將可以選擇了。
李北洋見左右無人說話,便第一個起身道:“臣建議由老將曹士雄出任臨安戰區統帥一職。”
曹士雄是理宗時期的一員大將,和高達,向士壁齊名,性情剛直。賈似道得勢後,立即作威作福,向理宗讒譖在軍營中對他“無禮”的曹士雄與向士璧,稱其曾在軍中貪汙及盜取官錢,結果兩人均被流放外。後來,向士壁含冤而去,曹士雄則在太后謝道清的干預下,於理宗景定四年回到臨安,布衣在家。
“恩,各位繼續。”
陸秀夫道:“陛下,曹士雄雖然是我朝名將,但其年歲已高,臣恐其體力不支,臣提議由嘉熙二年(1238年)進士印應雷擔任其職。”
“印應雷?何許人也?”對於此人,我一點沒有印象,在腦海中搜尋了下趙禥的記憶,也是空白。
“陛下,這印應雷乃是靜海人氏,後遷居常熟。寶祐二年(1254年)出任和州守。赴任時,恰值蒙古兵入侵,印應雷以沿江制置使邱嶽之命,車兵突入和州,擊退蒙古兵。因其性格怪異,不拘小節,又惡理學,故不為先帝所喜,被罷官,現閒居在家。”
“恩,也可算作一個人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