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排雲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機會不容錯失,諸天武命,我叫排雲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候,他就知曉地盤的根基已穩。
谷不得不說,只有吃過苦後,才知曉安寧生活的來之不易。
跟前一百五十多位煉體有成的傢伙,幾乎都是二十到三十左右的青壯漢子。
沒錯,他們都是吳東所部,開始攻打莊園後,莊園裡的佃戶和隱戶子弟,或者後面陸續投奔的流民青壯。
他們十分珍惜基礎學堂的學習機會,對於練武更是積極勤奮。
吳東給他們完善的後勤供應,他們回報的就是一年多時間,硬生生錘鍊到三流武者水準的層次。
別看三流煉體武者看起來數量不多,可他們修煉的時間也短啊。若是再給他們幾年時間,以他們表現出來的身體天賦,進入二流層次自然而然。
在他們後面,一大票已經入流的煉體武者,數量怕是有上千之多,組成的軍隊戰鬥力絕對驚人。
這還是成年青壯,他們的身體底子已經徹底成型,能夠迅猛開發的潛力有限。
等到學堂裡的學生畢業,才是吳東大獲豐收的時候。
不過眼下,擴張態勢不能停。
就衝不時投奔的鄰近莊園佃戶和隱戶,吳東也得叫他們所在的莊園主人,知曉什麼叫做失去的痛。
伴隨大業八年即將結束,就吳東所見的中原腹地一片凋零,給楊廣那廝禍害得不輕。
再一次,官道兩旁遍佈累死病故的勞役屍體,地方上的情況越來越是糟糕。
別看世家大族沒有明面上和楊廣作對,私下裡的小動作卻是不斷,正一點一點動搖大隋的根基。
大片大片流民出現,許多良田拋荒無人耕種,世家大族悄然開啟了新的土地吞併。
吳東看在眼裡,自然明白怎麼回事。
這時候,要是不知道狠狠分一杯羹,那才是腦子有問題。
他的目的,自然是繼續擴張地盤,方向則是和運河相反。
冬季用兵有違常理,只要動靜不鬧騰得太大,加上拿下的莊園又都是鄉下地方,並不會太過引人注意。
也就是利益受損的地方豪強,才會特別關注吳東所部的行動。
可對付地方豪強,吳東的手段實在太多了。
就算用強,單憑手裡此時掌握的力量,都能叫對方吃不了兜著走,而且還不需要吳東親自出面。
眼下大隋朝堂勉強還能威懾地方,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地方豪強,都不敢動作太過。
吳東這時候加大擴張力度,正得其時。
等楊廣二徵高句麗失敗,朝堂權威遭受重創,再也不能有效約束地方豪強和世家大族的時候,他們就會明目張膽的開始扶持軍閥勢力參與爭龍。
這時候,大肆擴張的舉動,就很容易引起天下關注。
倒不是怕了誰,而是不想麻煩纏身。
瓦崗軍地處中原腹地,這裡的世家大族以及地方豪強的力量,強大得可怕。
一旦引起他們的關注和全力壓制,每擴張一步都相當艱難。
吳東現在算是看明白了,瓦崗軍在李密加盟後,獲得迅猛發展的背後,要說沒點子貓膩他是不信的。
就衝中原腹地一干世家大族的強橫勢力,真要和瓦崗軍過不去,單單一個榮陽鄭氏就能叫瓦崗軍的發展態勢,拖慢好幾個節奏。
至於讓瓦崗軍輕鬆奪取洛口倉和興洛倉,此時想來,顯然也有地方世家大族和豪強的支援在裡頭。
隋文帝時期,還有楊廣登基初期,隋軍的戰鬥力可是相當強悍的。能夠結束南北朝對峙局面,同時還能壓制強大的突厥帝國,顯然隋軍的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
可等到楊廣三徵高句麗後,整個隋軍體系就跟崩潰了一般。
尼瑪時間才過去多久,當初的那些強軍士卒雖然年紀大了,卻也不至於連剛剛興起的瓦崗軍都幹不過吧?
楊廣隨隨便便就能動員上百萬大軍,三次遠征高句麗,動員的兵員數量之巨絕對超乎想象。
要知道,第三次遠征高句麗可是成功了的,儘管高句麗只是稱臣並沒有滅國,可隨軍也基本沒什麼戰損。
那一批隋軍,起碼都有超過五十萬人馬。
分潤十萬出來,以大隋強悍的底蘊,橫掃天下義軍可能有些困難,但是將瓦崗軍按在地上摩擦應該沒什麼問題。
許多時候,瓦崗軍和隋軍的戰鬥,就跟兒戲一般,反正吳東怎麼琢磨都感覺不對勁。
可若是有世家大族以及地方豪強暗地裡出手,給評叛隋軍扯後腿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