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一製藥業的真相,攝氏0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如果它們給那些跟美國有生意往來的藥店供應藥物的話,它們就違反了合同。另一個英國公司阿斯利康公司說,它將對那些訂單數量過大的加拿大藥店限制供應。諸如此類。其結果就是,那些與美國有生意往來的加拿大藥店不得不從別的公司獲取藥物,這樣就會增加它們的費用,從而抬高向美國消費者收取的藥價。更糟糕的是,它還顯然會導致加拿大藥物的短缺。頗具諷刺意味,這種短缺可能導致製藥公司聲稱它們試圖預防的事情發生——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未受監管的藥物市場的增長。
製藥公司為自己的行為找了兩條理由。一條就是擔心從加拿大流入假冒藥物——這毫無說服力,我前面已經論述過了。另外,開玩笑地說說,這條理由似乎在說,即使是像葛蘭素史克這樣的英國公司也更關心美國人民的安全而不是加拿大人民的安全。第二條理由是製藥公司需要在美國市場上的超額利潤,以彌補它們的研發費用。這條理由同樣毫無說服力。它也沒有考慮到這些製藥公司在歐洲和加拿大市場上並沒有損失;只不過利潤率低於美國市場罷了。實際上,其他國家的價格管制一點都沒有危害到研究和開發費用。即使製藥公司在其他國家一分錢也沒有賺到,考慮到它們幾乎一半的銷量都在美國,這也只會將它們的利潤率降低一半——從2002年美國十大製藥公司的平均17%降到合理的8�5%。
你可能會想,在這種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