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靈魂的舞蹈,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渴望的瞬間。在豐腴滑潤的思想叢林中,迷途般絕望地呼喊是為了等待粗暴的體育老師的來臨。然後開啟心室,開啟心室裡鮮紅的窗戶,迎接血液風暴的進入。這時徐賽玲的體內,就像有一隻熱氣球在有力地搏動升空,使之那細微的神經有些紊亂和迷狂。

一個粗漢,一個酩酊大醉的酒鬼,卻有一種窒息之愛在徐賽玲身體之內迴盪。她隱隱約約的快意,成了自己設想中的發光體。那些遙遠漫長的生命現象,化作一顆流星在瞬間為徐賽玲所體會。在某些時辰,她是一處微風拂過的神秘而寧靜的牧場。她的黑色瞳仁在甜蜜而友好的融合之中,領悟著生命的飛翔和致死的誘惑。

大約在中午十一點半左右,阿芒捧著一束鮮花,拎著大包小包的桂圓荔枝等補品,出現在徐賽玲母親家的門口。徐賽玲快步去開門,滿懷愛憐地望著他。徐賽玲的父母也都從裡間出來迎接他。他們看到做了學者的阿芒,與小時候的確大不一樣。尤其徐賽玲的父親,用哲學家敏銳的眼光,看出阿芒是塊搞學術的好材料時,便在飯桌上與他談起了德里達、福柯、拉康、羅蘭·巴特等一些時下在中國比較時髦的法國哲學家。

阿芒從前喜歡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海德格爾等,他認為德國是個哲學的國度,德國的哲學家比較厚重。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法國哲學家對中國學界,似乎有一個很大的震撼和推動。阿芒也由此喜歡上了德里達、福柯等,他認為這些都是不錯的哲學家。

阿芒與徐賽玲的父親,聊得很開心。他像豁然開巧了似的,決定要在學術上幹出點名堂來。這天他在回家的路上,對徐賽玲說:“每一個活在世上的人,身上都揹著肉體的勞累,腦筋的堵塞,心腸的哀怨,靈魂的孤獨與迷失。亦即是瞭解到所有的人都不完美,都在受苦。”徐賽玲聽了這段話,覺得有點道理。

其實,阿芒對人生還是看得很透的。自從他還是少年的時候,他就覺得一個人是一座島嶼。島嶼與島嶼之間,連結成一個世界。因此,世界是一座大島嶼。它的複雜、它的險惡、它的如蜘蛛網一般的人際關係,讓島嶼沉重地壓在大地上,使地球喘不過氣來。阿芒擔憂地球在不堪重負時,會不會對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個世界森林在消失,垃圾在增加,土地在變為沙漠,而人的島嶼越來越多。阿芒想在人的島嶼中,重要的是思想。

##流動哲學書2

誰也不知道那個少年的內心思緒,只有阿芒知道。在夕陽般令人緬懷的記憶中,在無法確證的未來年代的一次撰寫中,阿芒是一名橄欖樹下哭泣的孩子。他單薄瘦弱的身影,在夏日黃昏的草坪上,為清涼習習的海風所撫慰。漸次遠去的山巒和密林,是他內心秘密的象徵。在他的童年回想中,飢餓是一道陰影,靜秘的街道,空曠的原野,冬季積滿白雪的小巷,以及古老的建築驀地改換了新貌,成為一個縈迴不去的往事。阿芒在往事中漫遊。過去了的故事,所有隱含的復仇之劍,隨著時間的流逝,仇恨已不再仇恨,化作一汪小溪汩汩而流。

()免費TXT小說下載

那個曾經在他習作中描述過的故事,彷彿像希臘故事中,愛琴海之濱散發著崇高肉體芬芳的古代俄狄浦斯的血腥命運。阿芒瘋狂的沒有邏輯性故事的敘述,在他內心深處,其實是洗刷著他不為人知的恥辱。在阿芒眼中,諸神極其子女在古代,在他們悠悠無盡的歲月裡,出沒於神廟、戰場、宮殿、街道、影劇院、學校、車站,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隱形於我們的周圍。阿芒在幻想中,試圖用譫妄的囈語,寫一部有關東方古老中國的神秘之書。然而阿芒先天不足,使他很難把沉睡無數個世紀裡的故事,與他的敘述合而為一。

阿芒父親的母親,也就是他的祖母要求她的後輩,在時光的碎片中生活得舒坦、風情而不勞累。這是長輩對晚輩的寵愛。但拿阿芒的看法,便是讓他苟且偷生,做一個行屍走肉的人。說實在,阿芒是難以做到的。卻可以在夢中無數次親歷這種出場的儀式:古老樟樹下的幾把竹椅,水井旁的一枚手鐲,西風中的一聲鴿哨,庭院內的一窪清水,豔陽中的一陣嗩吶,爐火中的一縷白髮,孤獨時的一款心曲。阿芒在夢中享受著生活的樂趣與芬芳。但在現實世界裡,錯綜複雜的人情世故,無疑是阿芒永無出頭之日的迷宮。阿芒總是從一個迷宮,走向另一個迷宮。在徐賽玲這個迷宮裡,阿芒首先闖入的是攝影的迷宮。

那一天,阿芒騎著腳踏車去郊外攝影,忽然發現他變得不可思議地感官相通了。他可以用眼睛看見宇宙的聲音,而他的耳朵能聽見色彩,鼻子能嗅出萬物的形狀,他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