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靈魂的舞蹈,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部落叫哈依族。哈依族除了維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外,所從事的主要活動便是舞蹈。哈依族在他們賴以生存的小島上,舞蹈著四處遊蕩。於是他們的生活,每一天都像過節一樣。哈依族的婦女,不少是在舞蹈著的時候生下她們的後代。
凱瑞也喜歡舞蹈。這許是源於血液的緣故。許多年前,凱瑞在國內某大劇院的舞臺上,在一片變幻莫測的聚光燈的追逐下激烈舞蹈。音樂的金箔圍繞著舞臺的空間旋轉拍擊,幾乎從頭至腳地穿透她的全身,她沉迷於旋轉、騰跳之中。現在凱瑞在夢中聽到門鈴聲吱啦啦地響個不休。她閉著眼睛搖搖晃晃地站起來,走到門前時才把眼睛睜開。她衝著門外喊:“誰,你是誰?”
“我,阿芒。”阿芒的聲音有些激動。
“這麼早,有什麼急事?”凱瑞一邊說一邊開啟門。阿芒倏地竄了進來,他晃動著手上弗蘭克的邀請涵說:“天上掉下一個餅來,我要去法國巴黎啦!”
“去巴黎,好,很好啊!”凱瑞由衷地為阿芒高興。她知道這是阿芒一直嚮往的地方,也是她嚮往的地方。
從前阿芒幻想自己生活在異國他鄉,另外一個世紀裡。例如十九世紀。那時候的藝術家們津津樂道地,擁有很多浪漫派大師。那些浪漫派大師的血管裡,彷彿流動的不是血,而是芬芳的葡萄酒。
這一天,阿芒是與凱瑞一起度過的。午後他們來到一個小鎮。那是觀潮聖地,也是文化名鎮,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名人。那個大名鼎鼎的徐志摩便是其中之一。他那首贈日本女郎沙揚娜拉,凱瑞最喜歡開頭的那一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這句詩常常讓她想象,日本女人那低頭鞠躬的模樣。凱瑞讀初中時,她們家來過十幾個日本客人,陪同前來的那位年輕的中國男人,圍著日本人前後環繞如同奴婢。凱瑞開始以為他在日本留學了幾年,傳染了日本式的繁褥禮節。後來才知道全因為囊中無物,是日本人給他出的這趟路費。父親說一個沒有路費又蝸居日本的中國人,就如同馬糞。於是日本人走後,凱瑞與父親開啟紗窗紗門,任蚊子蒼蠅自由來去。他們要散一散奴婢與東洋老財之氣。這天凱瑞從父親那裡明白了,尊嚴昂貴於生命的道理。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流動哲學書1(16)
凱瑞與阿芒在小鎮閒逛。江畔的風,滲透著水氣向他們吹來。他們談論著學術、詩歌,也談論著死亡。美國女詩人普拉斯說:“死,是一門藝術。我要使它出乎意外地精彩。”崇尚死亡需要勇氣,凱瑞特別崇敬那些勇敢、艱難、痛苦地活著的人。凱瑞想,如果尼采、卡夫卡、萊蒙托夫、屈原等許多傑出的詩人、作家、藝術家,他們能洞察到未來,親眼看到納粹的殘暴,聽見蘇軍坦克隆隆碾入布拉格,親歷斯大林令人驚愕的清洗,目睹中國人忍受的無邊苦難,那麼他們對死肯定有更深厚、更肅穆的崇敬,對活也會有比死更艱難、更慘烈、更痛苦的感慨。
黃昏時分,江邊顯得寧靜與空曠,一支莫扎特的小提琴曲,從某個窗戶裡飄出來。那是當今法國小提琴大師弗蘭西斯卡堤,拉得爐火純青的曲子。莫扎特的曲子總是給人以歡樂,而莫扎特自己卻是活得極其痛苦的。凱瑞崇敬莫扎特。
()好看的txt電子書
現在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有人主動選擇死,有人絕對放棄這種選擇。他們在混沌狀態中,在生與死之間,迷惘地活著、活著。作為一個生命,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該怎樣在和平的、規範的年代裡生存,去創造去接近生命的輝煌?
##流動哲學書11
阿芒很快辦完了去法國的手續。一切都很順利,連簽證也很順利。作為一個行將啟程的男人,沒有女人挑選隨行物品的挑剔與麻煩。彷彿不是出遠門,阿芒除了書籍和幾套換洗的衣服,便覺得沒有什麼可帶的了。房間裡亂成一團,就像展覽結束後準備拆除的展示廳。阿芒在赴法國之前,要把這房間的東西全部搬走,搬到他的父母家,然後把房子退回房東。這會兒凱瑞幫他一起整理。阿芒的家最多的是書籍。那些零亂的書籍,橫七豎八地堆在房間的角落裡。還有一些阿芒平時臨摹得不錯的風景畫,其中一幅呈現出一個多世紀以前法國鄉村的寂寥風光。凱瑞意識到,阿芒也許一去不回了。她似乎有這樣的預感,猶如在過去迷濛的歲月中經歷過這一場面。
“我有一種預感,你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凱瑞忽然脫口而出。
“怎麼可能,肯定要回來的。”
阿芒在書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