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老萬曆:不批!不批!朕不批!!(別養書啦!)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章 老萬曆:不批!不批!朕不批!!(別養書啦!),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妖怪不好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呼一口氣,偷點東西還好,沒被掀了棺材就行。
“仙師,學生有一個疑問,眾帝陵都在一處,卻為何只有萬曆的帝陵被如此對待?”
宣德帝問了一個問題。
季伯鷹看了眼宣德帝,又掃了眼其他人。
“萬曆的帝陵耗費八百萬白銀修建。”
言下之意,就你們的帝陵,配和萬曆的比嗎?
一語出,老朱都聽懵逼了。
他的孝陵,都才耗費一百萬兩白銀修建!
就算過了兩百年,通貨再怎麼膨脹,那也不能膨脹這麼多銀子啊!
老朱棣也是一臉懵逼,他給自己修建的明長陵,合計花費也就在六七十萬兩白銀,這萬曆修個墳,都夠他這個永樂帝修十多個了。
其他天子儲君也是一個個處於驚愣的狀態。
八百萬白銀,國庫兩三年的盈餘,修墳?!
這一刻,老朱默默放開了小萬曆的手,突然覺得沒有那麼愛了。
“第二。”
“大明嗑藥第一帝。”
“當然,我這裡所說的藥,並非是尋常之藥,而是能讓人上癮的藥。”
“謂之名:福壽膏。”
作為一個皇帝,沉迷玩射擊可以,喜歡豪賭也沒問題,反正你是皇帝,輸了贏了都是你的。
但沾這玩意,著實是有點玩命。
不過萬曆搞這個,並不是為了自己過癮,而是治牙疼,又或者是用於壯雄風,這一點頗有野史風味,難以斷定。
老朱等人都是聽的皺起眉頭,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福壽膏,但肯定不是什麼好玩意。
“第三。”
“搞錢斂財第一帝。”
“萬曆為了弄銀子,派遣身邊太監前往全國各地收取開礦收稅,而這些礦稅,看似不是直接壓榨百姓所得,可實際上層層下壓,尤其是去沒礦的地方收礦稅,最後都會落在百姓身上,搜刮的還是民脂民膏。”
“並且派往各地的稅監,一個個斂財之盛,令人髮指,往往收礦稅銀數十萬兩,最後只上報內庫數萬兩。”
這一點,有明確記載。
山西巡撫上書朝廷揭發,稅監孫朝每年收45200兩,僅上交15800兩,剩下的29400兩全部被其私吞。
山東巡撫上書朝廷舉報,稅監馬堂每年收26萬兩,僅上交78000兩,七年時間貪汙了足足130萬兩。
這樣的事情,在萬曆收礦稅的那些年,遍佈全國。
‘啪’的一聲。
嘉靖神仙一拍桌子,都給氣的站起來了。
“真就一半都不給?!”
想當年,兩百萬兩還得給本帝君一百萬。
這過了幾十年一半都不給了?
這簡直太離譜了!
老朱稍微挪了挪椅子,距離小萬曆更遠了。
小萬曆疑惑的看了眼離自己越來越遠的太祖爺,眼神中透著幾分委屈。
愛走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其實在萬曆搞錢的這個事上,季伯鷹也覺得有點離譜。
萬曆年已經全面開海,真想要弄錢,加徵商稅不比搞什麼礦稅要來銀子來得快?
大明這三十分之一的商稅,簡直是低的沒眼看,只要加個分,銀子就嘩嘩嘩的來了。
當然,這中間有一個流程問題。
如果是朝廷加徵商稅,那這個稅銀就直接入了太倉庫,而派太監去各地開礦徵稅,入的都是萬曆皇帝的內庫。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後世諸多人都抨擊萬曆,給萬曆蓋了個守財奴的稱號,只為了自己的腰包,根本不顧國家財政。
縱然是後面萬曆從內庫掏銀子補充遼東軍餉,那也還是被逼的沒辦法,畢竟軍事問題事關國之存亡,萬曆可以不管其他事,但是軍事問題,一定要管。
“第四。”
“撥正反亂第一帝。”
“廢黜考成法,廢黜一切新政,廢黜外戚不可世襲爵位之制等等。”
如果說廢黜考成法是為了平息朝廷,那還能理解,畢竟萬曆這個人最煩有人來煩他。
那把好不容易搞定的廢黜外戚爵位世襲給恢復了,這一點就讓人很費解了。
季伯鷹並沒有給老朱等人開口的機會,繼續往下說。
“第五。”
“任性寵子第一帝。”
“萬曆第三子,福王朱常洵,一場大婚耗費白銀二十萬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