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五丈原孔明再見劉關張,終得含笑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四:五丈原孔明再見劉關張,終得含笑,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妖怪不好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丞相,你這是在做甚?”
關羽看向這滿地的燭火,眉頭下意識皺了起來。
這等場景,著實是令人有些驚異。
而且,他從未見過這般憔悴的丞相,更未見過整個人看起來這般頹喪的諸葛亮。
自從三顧茅廬,臥龍出世以來,在關雲長所見,這位年少就名滿天下的軍師,夙來都是一副羽扇綸巾之狀,不論遇見何事,皆是談笑風生,乃至面對數十萬大軍,亦是隻有一句‘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永遠都是那般自信,永遠都是那般的沉穩,猶如一尊重石壓在軍陣之中,給予士卒往前衝的底氣。
“對啊丞相,點這麼多燭燈,倘若是一不小心點著了大帳,就你現在這孱弱之身連跑都沒法跑,當年俺在茅廬點的那把火可是很講究的,故意找的燒不著你的地方點,你可千萬別以為自己不懼火焚。”
張飛來上這麼一句,連當年茅廬縱火案都說了出來。
“二弟三弟,不可多言。”
劉備輕喝一聲,三兩步上前,一個滑鏟跪了下去,與孔明跪地相對,雙手扶住正在垂首泣淚的諸葛孔明,清晰得見,這泣下之淚已然成了紅。
真真是傷了心了。
季伯鷹平靜注視著這一幕,心道一聲嘆。
諸葛五丈原之逝,著實是遺憾千古,為後世之人悲嘆。
一個念頭。
許久未曾用過的「通曉」之法,再一次用出。
霎時間。
半步三國史書,當然,主要是後半部。
頃刻間便是湧入了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的心間,三人在通曉的這一刻,都是齊齊一怔。
他們從這半部史書之中,看到了關羽大意失荊州,看到了張飛醉酒被割首,看到了劉備一怒伐東吳,看到了昭烈託孤白帝城,看到了諸葛一人扛蜀漢,看到了五伐中原,看到了六出祁山,看到了一個年逾六十的老邁之臣,熬心瀝血的為再造大漢淌儘自己的最後一滴血。
這一刻。
劉備的眼眶亦是紅了。
他雖然一向信任依仗諸葛亮,但始終還是有著一定的設防,可是這一刻,他動容了,他覺得自己有愧於孔明。
不管這劉玄德在史書中是真情實意還是假仁假義,就劉備這個人人品而言,絕對是三國主公這個級別中的3之內的存在。
他對孔明,是依仗,是恩遇,同樣也是有著幾分超越君臣的真情。
這一點,毋庸置疑。
“先生,你辛苦了。”
劉備哽咽著聲音道。
一旁的張飛和關羽亦是默不作聲,此刻在他們的眼中,諸葛孔明的形象已然是變得無與倫比的偉岸,是這個他們最初看不起的年輕人,在他們逝去的時代之中,僅憑一力擔起了大漢的興復大業。
“老臣愧對陛下…!”
諸葛亮泣血而言,抬起頭看向劉備,他這一道‘愧’,絕非僅僅是客套之言,看的出來,諸葛孔明是真的內心不敢面對劉備。
因為在諸葛亮看來,他唯有再造漢室,才有資格去地下面見劉備。
“陛下,可否給老臣一炷香的時間,待臣交代完軍務,再行上路。”
在諸葛亮看來。
當下於自身彌留之際再見到先帝以及先帝最為看重的二將,這說明,自己果真是大限已至了,這是先帝來接自己下地府了。
不過在走之前,孔明還有點事要交代。
畢竟三軍還在外,他得把大軍安全的佈置好,讓這些蜀中子弟能夠安然回到蜀內,同時原本還需要等待劉禪的使臣,來告知劉禪後續的用人規劃。
既然現在已經沒有空等人了,那就只能用書面的形式留下遺言。
“丞相之言何意?”
“我等剛來,你不給杯茶喝就罷了,怎生還未三兩句,就要趕我等上路。”
張飛心急嘴快,一句話脫口而出,聽的孔明一頓。
諸葛孔明是何等聰明之人,從張飛這一句話便是能夠聽出異樣。
“這……”
嘶…!
倒吸一口冷氣。
諸葛亮這才發現,除卻先帝和關張二人之外,突然出現的還有著兩人,這兩人皆是穿著他從未見過的奇異花色衣衫,第一眼給人一種極其不靠譜的錯覺。
“二位是…”
見孔明目光看向仙師。
劉備連忙是起身介紹道。
“孔明,這是仙師,天外天之上的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