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嘉靖神仙,請勇敢一點!(二合一求月票!)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嘉靖神仙,請勇敢一點!(二合一求月票!),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妖怪不好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權特許?!’
這四個字,瞬息落入老朱等一眾天子儲君的耳中,一個個無不是眉頭緊蹙。
因為,所謂皇權,就是代表著他們這幫天子。
地方宗族在地方上做土皇帝,在百姓看來,就等於是天子肆虐小民。
尤其是老朱。
他當年之所以嚴格規定‘縣官不下鄉’,並且將這一條定為祖制,初衷那是為了保障百姓不受官員剝削,沒想到現在竟是適得其反。
不僅沒有減少百姓遭受的剝削,反而促生了歷代之最的胥吏集團。
“兄長,既然現在知道了問題核心是地方宗族,那這地方宗族,究竟要如何整治?”
老朱這話一出口。
其他天子儲君,哪怕是老朱棣、朱老四等人,一個個也都是眼中泛起了難色。
原因無他。
太難了。
其實各朝各代實行的抑制豪強之策,就有差不多壓制地方宗族的意思,但這裡的豪強,所針對的大多都是大城世家大族之類的大老虎。
就算是對一些鄉里宗族有一定壓制,但也是治標不治本。
如漢武帝、唐武瞾。
都曾經對豪強採取過鐵腕措施,但也只是起一時之快,春風吹又生。
從古至今,自母系社會之後。
這片大地就是父權制、家長制、宗族制,這些維持著社會運轉的制度,已然是深入人心,刻入了炎黃子孫的血脈。
鄉里小民家中若是出了事,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官,而是宗族。
畢竟報官還得先進城,而有些地方的鄉野小民一輩子都沒進過城,估計進城的路都不知道該怎麼走。
甚至於在一些地方之上,宗族族規可以逾越國法。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
依照大明律法,在大明朝之中,有資格對罪犯判處死刑的人很多,哪怕是個小縣令都可以給人判死刑,但判決歸判決,這個死刑最後是否生效,只有大明天子一人說了算,若是沒有天子批紅,死刑就不可能被執行。
也就是說,法律規定,確定死刑的權力,只有一個人皇帝有。
碰上懶得的皇帝,比如老萬曆這種,判死刑的最後老死在牢裡的都有。
當然。
這種死刑是在明面上。
那種在監獄裡關上幾個月,然後就莫名其妙掛了的不算。
實際上每年監獄裡莫名其妙掛了的人命,是正兒八經處死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但,這種至少是暗搓搓的把人搞死,不敢拿到明面上。
可是在地方鄉里,宗族族規,明著搞都能把你直接搞死,而且執行族規的人還屬於免罪操作,官府只能在一旁看著。
這等於是獨立在皇權之外的權力。
比如,浸豬籠。
紅杏出牆的女子,被逮住之後扭送祠堂審判,最後被族老們判以浸豬籠之刑。
大致過程:把女子放進豬籠,在開口處捆以繩索,吊起來,放到江河裡淹浸,輕罪者讓其頭部露出水面,浸若干時候;重罪者可使之沒頂,淹浸至死。
不經官府審訊,不經天子批紅,一條人命就這樣沒了。
雖然從某種角度來看,大規模的實行鄉里宗族自治,的確可以極大釋放管理者的精力,讓帝國少了很多雞毛蒜皮的煩心小事。
但是自治權過高,同時也就意味著不穩定性越高。
並且從法家依法治國的角度來看,以私刑斷人性命,這簡直就是對國法的蔑視。
“仙師。”
“地方宗族,有盛者可達數千餘人,而這般宗族,天下又何止萬千,當如何瓦解?”
“倘若引起大規模民變,又當如何?”
老朱棣亦是凝聲說道,眉頭緊蹙著。
民變二字入耳。
這幫天子儲君都是神色變得略顯難看,現在仔細想想,其實也是不由後怕。
的確。
這些地方鄉里宗族,在國家處於富強之時,能給朝廷減輕負擔,尤其是在建國之初,能讓亂象快速平息,讓帝國迅速進入穩定運轉。
可如果是在國家不景氣的年月,尤其是在帝國瀕臨崩潰的時候,這很可能就將成為壓倒帝國的最後一根鵝毛。
民變,抱團造反這種事,往往最開始都是發生在一地的同姓宗族之內,而且情緒極其容易煽動。
試想一下,你的左邊是三叔,右邊是你二大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