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部分,1852鐵血中華,月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韋澤帶領了淮河以南的六萬太平軍渡過淮河這條小水溝北上,只有一萬四千人的宿州城是守不住的。
想支援江蘇、想撲滅太平天國,大清只有徵集更多軍隊,訓練更多精銳,採用更先進的武器。所以到了江忠源這裡之後,李鴻章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上頭。徵兵的事情有江忠源負責,李鴻章就抓訓練以及武器。能造燧發槍的王啟年就是在李鴻章發下榜文之後,才主動出來的。等新式火槍在淮軍中普及之後,淮軍的戰鬥力自然能夠提升一大截。
李鴻章當然清楚江忠源這種為了忠君愛國可以不顧自己性命的個性,而且李鴻章對中做法是非常不認同的。若是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那麼拿什麼來忠君愛國呢?
所以李鴻章不管江忠源是如何沸騰著忠君愛國的心情,直接把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拋了出來。“江公,粵匪已經開始派遣小股兵力到了淮河以北。這些小隊人馬進入淮河以北的各個村鎮,要求當地百姓今年向他們繳納糧食。粵匪在各村各鎮張貼榜單,說若是當地百姓向他們完糧納稅,他們就會派兵保護那裡的百姓,決不讓朝廷的人馬到他們旗下的村鎮去。”
和春不是個傻瓜,當年有人彈劾和春前提督在長沙城的時候收了太平軍的賄賂,所以縱容太平軍逃跑。和春提督在自辯的奏摺上寫了句振聾發聵的話,“寇不畏官軍,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