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7部分,醉迷紅樓,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是怪事。
因此,趙師道並不氣餒。他有足夠的耐性,調集了大量人手力量,一點一滴的搜查。
時間,緩緩流逝。
十月十八,轉眼即到。
……
“嗚!”
“呼!”
十月十八,是欽天監算了無數次,才算出的好日子。
為了配合今日,秦梁的西域大軍甚至特意在距離神京城五十里外的柳山附近,暫停修整了一日。
但從天氣看來,今日似乎並不多好。
因為,大風呼嘯!
欽天監司官林延年看著黃臺華蓋傘下,隆正帝那張陰沉的臉,和不時掃過他的森寒目光,心裡不禁淚流滿面。
再看看後方不遠處,那座高高矗立,有九百九十九階黃土臺階築成的祭壇,心裡不住禱告:
風爺爺,您快歇歇吧!
這樣大的風,一會兒陛下上了高臺,豈不會被刮的飛起來?
縱然人飛不起來,可萬一陛下沒抓勞禱告上天的旨意,被風吹跑了去……
那,我只怕就要被挫骨揚灰了……
不過,除了欽天監的司官外,其他人,無數的人,看起來氣色都極好。
似都極期待這百年未有的盛事!
縱然大風呼嘯,卻依舊阻擋不住他們往西面眺望的目光。
據說,黃沙大將,武威侯秦梁,會獻給皇帝一捧西域土,和一罐西域水,以此禮,為祭天之禮。
那可是萬里河山啊!
但凡長著一顆秦心的秦人,誰能不激動?
今日,自隆正帝起,至宗室諸王公,諸世子郡主,再到國朝所有在京的武勳親貴。
以及,除李光地年老生病沒能到場外,兩閣所有閣臣,六部尚書、侍郎、員外郎、主事,及蘭臺寺諸御史。
還有三寺九卿諸衙官員。
都中凡有品階的文武大臣,全部蒞臨。
最後,還有一些特殊的人群。
他們站位極特殊,不在宗室、文臣、武勳行列,單列一隊。
為首者,是孔孟二家的當代家主,孔繼宗和孟言。
他們代表著孔孟二聖。
二人之後,站著的則是四位皓首老人,正是德滿天下,文名傳四海的桐城四老,四位當代文宗。
再往後,則是二十八位來自大秦諸省最富文名的大儒。
雖皆白身,不曾入仕,但皆德高昭著。
二十八位大儒之後,便是國子監和太學計程車子們,以及都中有功名的秀才、舉人們。
以上這些人,象徵著大秦文華,代表著天下所有的讀書人!
天家、宗室、權貴、官員、讀書人。
這五類人,便是當今天下的權利核心。
他們的利益,就是大秦的利益。
在他們南北兩側,布有一萬五千御林軍護衛。
當然,這並不是全部。
要知道,秦梁從西域帶回了三萬大軍受檢閱。
哪怕只是防範萬一,中央核心也不可能只備一萬五千兵馬。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灞上大營,及藍田大營的五萬兵馬,分護兩側。
一部由牛繼宗統帥,出兵三萬。
一部由嶽鍾琪統帥,出兵兩萬。
共五萬大軍,分駐祭壇兩側,以犄角陣護著中央。
今日,秦梁將率領三萬大軍,凱旋歸來,獻俘陛下。
郊迎之後,隆正帝將舉西域之水土,登祭壇,焚祭文,禱告蒼天,萬里西域,今歸秦。
……
ps:這段劇情結束後,大概還有兩個劇情,就可以收尾了。努力填滿坑……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十月十八 (二)
“轟!”
“轟!”
“轟!”
前所未有的震撼。
神京城開國百年來,莫說三萬兵馬的閱陣。
縱然十萬級大軍陣閱軍,都不下十次之多。
上了年紀的都中老人,應該都有幸目睹過這種大陣仗的閱軍。
然而,從未有過哪次,如同此刻這般震撼。
步履如山!
僅僅踩踏的腳步聲,就猶如千軍萬馬奔騰,地動山搖,氣衝雲霄!
這分明只有三萬兵馬啊,而其陣勢,竟勝十萬雄兵!
黃沙軍團,真的已經強悍至斯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