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部分,都市奇人錄,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道。所以午時的時候不是吃飯的時候,也不是午睡的時候。現在把其中一餐放在午時非常不好。午時,心中的一點真陰降,交與腎中的一點真陽。這個時候是先天執行的時辰,怎麼可以進食呢?這個時候不應該跟子時一樣睡覺,也不該吃飯,應該出去散散步,走動一下,當然不能做激烈的運動,好好體會一下身體心腎相交的感覺。啥叫修行?生活習性符合天地規律就叫修行,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符合天道才為聖賢。所以這個衣食住行都很關鍵。古人為什麼在上午辰時吃飯呢?那是因為卯時為大腸經巡行時間,而卯時就是五點到七點這個時間,這個時候正式排除身體廢物跟垃圾的時候,推陳出新,也正是太陽昇起的時刻,一天的開始,所以這個時候不要進食,也正是符合天道。古語形容這個時候是“天門開”。在中醫裡,認為大腸與肺互為表裡,大腸為表,肺為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佈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與營養,然後排出渣滓的過程。有一個與這個時辰相關的病症叫“五更瀉”,就是到這點必須拉去,必須排去,這就叫五更瀉。《素問?靈蘭秘典論》認為,“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傳導之官”就是“運輸大隊長”,這個“大隊長”專門運輸我們體內的糟粕,也就是將人體內的垃圾清理出去。食物進入人體之後,在小腸進行消化並升清降濁,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經過脾的運化而佈散全身,供養臟腑;食物殘渣則下降到大腸。大腸再進行最後一道程式的加工,將殘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這樣經過燥化後的糟粕便成為大便,透過“魄門”,也就是肛門,將其排出體外。所以古代大腸又有“監倉之官”和“傳導之府”之稱。可別小看我們體內的這位“運輸大隊長”,你可得小心伺候它,否則身體就會出毛病了。因為大便裡的毒素占人體裡所有毒素的50%左右。家裡的垃圾不清理,就會滋生蒼蠅、蚊子。體內的“垃圾”不能及時排出,就會給細菌提供了繁衍的溫床,時間久了,人體就會生病。大腸經可不像肺臟那樣嬌氣,照顧它很簡單,只要做到按時排便就好了。卯時是大腸經最活躍的時候,此時最宜排便。很多人卯時不能排便,這就說明作息規律紊亂,身體不健康。…;
胡勳說道:“我現在卯時就不能排便,看來真出問題了。”
顧飛嘆道:“現在出問題的人多去了。比如現在人中午吃了飯,馬上就睡午覺,其實這個不是好事。這樣對心臟不好,很多人的心臟病就是吃飽了睡覺造成的。吃完馬上睡覺是不好的,所以午睡來說,除非特別的人需要午睡的,一般情況不建議。古人申時吃飯,這頓飯吃好,晚上就不吃飯了。這樣可以避免很多脾胃病的。尤其是有胃病的一些老年人,晚上吃完飯後就難受,脾胃運化能力差,這個時候也跟吃飯的時辰不對。現在人吃飯,一般都是酉時下午17點到19點,甚至是戌時,19到21點,這個時候吃飯就太晚了,身體的機能消化能力很弱了。在晚上,人的脾胃功能本來就是比較弱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體現更明顯。所以晚上根本就不是消化食物的最佳時刻。雖然看似我們有消化能力,什麼時間吃都可以消化食物的,看似跟時間沒有關聯的,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的,到了晚上,人體的功能趨向於靜,所謂白天動,晚上靜。吃飯吃的太晚,對人的脾胃有損傷的。所以很多人吃完晚飯後出現胃酸,胃脹等,這個就是由於晚上人的消化能力低下有關係。所以很多醫生都建議晚上少吃,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古人就乾脆晚上不吃,然後亥時就睡覺,完全可以保證身體的能量需要的。古人的兩餐制蘊含很多道理。可以這樣說,一天兩餐不也沒見古人餓死,反而是現代人的一天三餐也沒見有多健康。現在的一天三餐據說是蘇聯的一些科學家給我改良的,說我們的吃飯方法不科學,應該一日三餐。但是到底哪個更科學呢?”
胡勳說道:“老祖宗一天吃兩頓飯也沒餓死啊,現在吃三頓我也沒看出人有多健康來。還有就是現在整天搞什麼科學飲食,醫院的病也沒見減少,什麼心臟病,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太多了,古代肯定沒那麼多,這都是吃出來的病。”
顧飛說道:“現在人這些病高發的原因就是飲食問題。喝酒太多這是第一點,其實我建議喝一些黃酒,米酒,葡萄酒,不要喝白酒,這種喝白酒的酒桌文化非常致命的,其實就是慢性毒藥。但是很多人身不由己,明知道喝白酒不好,但是不能不喝,就是這種惡性迴圈導致身體一步步出現問題。其次就是肉類,油,海鮮吃的太多。天天離不開肉,身體裡面脂肪堆積嚴重,自然會導致各種疾病。有錢了,不一定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