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龍套傳奇,閻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多年操蛋事做多了,早已經弄得天怒人怨,不管出臺什麼政策,大家都只管罵,不想別的。
……
罵罵廣電,調侃一下被剪掉的足球,時間過得飛快。
季翔等人也都到了老工會,都見過面互相認識了,自然聚在一塊攀談閒聊。然後六點鐘還沒到,《潛伏在黎明之前》劇組的大巴車就過來了。
“潛伏黎明的,上車了。”坐在副駕駛位置喊話的人,不是張政,而是宋老大。
等上了車,就有橫漂問了:“今天怎麼宋老大你親自過來帶隊?張政這逼貨呢?”
“我讓張政去聯絡一個新劇組了,那個劇組副導演跟他哥是同學,我看看他能不能把活接過來。要是接下來了,你們今後一段時間,就有的通告做了,白天晚上都能上工。”宋老大透露了一個好訊息。
對車上人來說,的確是個好訊息,這樣就不需要去老工會辛苦等戲了,白天晚上一起跑,錢賺的自然也多。
“張政逼能拿下來嗎,他話都說不利索?”又一個老橫漂問。
不論是“張政這個逼貨”,還是“張政逼”,都是老橫漂對小領隊的戲謔稱呼。徐浩覺得這樣稱呼,就像他念初中的時候,中二少年之間的稱呼,都是一種沒有素質的體現。但凡有點素質,也不會整天把“逼”啊之類的掛嘴邊。
難怪很多導演抱怨:“橫店群眾沒素質,特約沒演技。”
別人有沒有素質,不管徐浩的事,他也沒打算跟這些整天“逼貨”、“逼貨”喊的老橫漂打交道。
一來很勢利的說,這些老橫漂混了幾年還是群眾演員,沒交往的價值。二來徐浩可不想,有一天他們也喊自己“徐浩這個逼貨”、“徐浩逼”。偶爾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就罷了,這種罵人的口頭禪,徐浩接受不了。
宋老大已經免疫了老橫漂們的口頭禪,笑著說:“你們不要欺負張政,這小夥子幹活很機靈,培養培養,以後說不定也能做群頭,到時候你們還得在他手下混飯吃。”
“張政逼做了群頭,明天我們立馬跟組走人。”
“哈哈,就是,絕對不在張政這個逼貨手下混飯吃。宋老大,為了兄弟們的飯碗著想,千萬不能讓張政逼當群頭,不然兄弟們就得活得暗無天日了。”
宋老大哈哈笑:“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張政壓迫你們,你們就鬥他。”
或許是因為宋老大出現,一路上,大家都在圍繞著宋老大,吹牛比開玩笑說笑話。在大巴車箱裡,宋老大還真有點眾星拱月的主角光環。
以交際的規則來看,徐浩覺得自己想要繼續從宋老大這裡接戲,融入這個小團體,自己也應該試著加入拍馬屁的行列之中。拍馬屁不可恥,這是世界上晉升最快的途徑,想要在社會上混,就秒不了拍馬屁和被拍馬屁。
但是,似乎是因為上午聽到李曉櫻等人說的,宋老大人品差,亂搞女橫漂,外號送子觀音。徐浩怎麼也避免不了,拿有色眼鏡去看宋老大,想要融入談話中,又過不了自己清高的心理關。
一路上,他就這麼糾結著過去了,至始自終,沒有加入聊天中。
楊晨、季翔就比他簡單多了,兩人只顧埋頭玩手機,頗有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味道。
看著他倆,徐浩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活得簡單一點。
但是他不是這樣的人。
“我心有猛虎,在細嗅薔薇。”這是徐浩從一首英文詩,《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中記住的一句話。
……
到了劇組後,似乎來早了一點,場面還沒張羅開。宋老大去轉了一圈,回頭告訴他們,現在這邊等著。
“打牌,老宋?”說話的是愛講葷段子的老趙,小團隊裡,只有他年紀比宋老大要大,不好意思叫“宋老大”,都是直呼“老宋”。
“不打不打,你們打。”宋老大搖頭。
老趙不強求,張羅著就聚集了四五位人,一起“炸金花”起來。然後還有幾個人,就圍著他們看打牌。
徐浩正準備喊上楊晨、季翔,去看看劇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表現一下。
宋老大走過來,很親切的問:“小徐,這兩天拍戲,感覺怎麼樣?”說著,還輕輕的拍了拍徐浩的肩膀。
被宋老大拍了肩膀,徐浩倒也不好意思走了,只好停下來,裝作客套的說:“有宋老大關照,這兩天拍戲感覺挺好的,很新鮮也很充實。”
“這就好,做橫漂只要興趣在了,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