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九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準備入仕。而後,是與御史臺,以‘貪瀆秋糧’為契機,對各級官吏進行調查,從嚴整頓吏治。”
荀彧點頭,道:“門檻要高,入仕之後,也要時時糾核。”
說著,他起身,在抽屜裡翻找一陣,拿出一道奏本,遞給荀攸,道:“看看這個。”
荀攸接過來,有些好奇的開啟,入眼邊上‘九品中正’四個大字,而後又注意到扉頁‘陳群’的名字。
他瞬間想起了鍾繇之前與他說過的話,一邊看一邊道:“我聽說過,之前還說很混亂,前言不搭後語……”
荀攸話音未落,認真的看了起來。
所謂的‘九品中正’,並非是選官的辦法,而是考核的定級,將天下官吏分做了上中下九等!
等荀攸差不多看完,荀彧道:“我找著陳群談過,他意氣風發,說是前不久進宮,面呈陛下,頗得陛下讚許。”
荀攸本對這道奏本很感興趣,聞言皺眉,道:“鍾廷尉說過,陳群年輕氣盛,上躥下跳,毫無規矩。”
荀彧道:“這道奏本,你覺得可用嗎?”
荀攸眉頭鬆開,若有所思道:“想法很好,有很多東西過於異想天開,不夠腳踏實地。”
荀攸說完這一句,心裡已經逐漸有了想法,轉而道:“叔父,你打算怎麼做?剛才在尚書檯,你有意不言。”
荀彧點頭,道:“事情比較複雜,我還須與韓斌仔細商議。先定田畝與戶丁。”
荀攸看著他,有些疑惑道:“你是要等明年?”
荀彧道:“今年已經結束了。”
荀攸怔了怔,有種十分清晰的直覺,他這位叔父,似乎要下狠手了。
……
在荀攸與荀彧還在商討的時候,王允親自送司馬儁出宮,邊走邊說笑,十分親密的模樣。
司馬儁出了宮,回到刑曹,刑曹差役如同潮水般湧出。
一部分去往天牢,一部分則直奔河南尹。
永漢元年,十月初六。
河南尹種輯以下,三十餘人,七人被廷尉府叛了斬立決,其餘之人全數抄家、戍邊。
而後,種輯的人頭,開始在司隸各州郡出現。
不知道多少人心懷惴惴,恐懼難安。
還不等司隸的大小官吏反應過來,尚書檯直接下令,免除了上黨郡大小二十多人官職。與此同時,御史臺、吏曹的聯合巡視官員進駐太原,吏曹的郎中當眾宣讀丞相楊彪的公文,對幷州郡的‘貪瀆不法’嚴厲痛斥。
幷州這邊磨刀霍霍,兗州已經刀起頭落。
山陽郡的監察御史戲志才上報了詳細的調查結果,得到了山陽太守王朗,兗州牧劉岱的附屬。
廷尉府的判官,在兗州一眾大小官員的注視下,判斬了七人,三個縣令、四個縣城,而涉案的大大小小官吏,多達近百,全數抄家、流放。
除了事先得到風聲逃跑的,牽涉其中的大小世家足足有九個之多,單是收取的贖罪錢,便高達六千萬!
由洛陽城颳起的風暴,正在猛烈洶湧的席捲向四周。
但這還只是第一步,更大的風暴,還在醞釀之中。
王允的‘裁減冗官’的初稿在尚書檯獲得了透過,裁撤的機構、官吏,正在不斷進入名單。
御史臺與吏曹的‘大察舉’,同樣有條不紊的在推進,各項計劃在制定,各種人手在調集,渤海王劉協,幾乎天天在御史臺與眾多官員開會,務求預感穩妥、周全,無遺漏。
相比於朝廷的風暴聚集,宮裡卻是一片安靜。
推薦好基友的書,有那味,可以一看。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