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任重道遠,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劉辯沒有繼續大漠的話題,道:“匈奴那邊,適當的派兵支援,糧草也給一些。烏桓那邊,要恩威並重,不要客氣。”
匈奴,烏桓現在基本上都是大漢的小弟,只不過在大漢朝衰弱之下,反骨漸生。
荀彧會意的應聲,道:“陛下,荊州的劉表,交趾計程車燮,臣等認為,還是可以爭取的,他們應當是心向朝廷的。”
劉表在經過劉辯的屢次敲打後,已然選擇對‘討董’作壁上觀,明顯是要坐看風雲變幻,以待時機。
而士家表現則不同,表面上對大漢朝廷十分尊崇,上貢是堅持不懈,奏本里言辭懇切,儼然是忠臣良將。可背地裡,將交趾死死抓在手裡,水潑不進。
劉辯喝了口茶,道:“心向朝廷就好,給他們發文,獎勵一下。孫策襲烏程侯,孫靜為吳郡太守。這麼一來,南方或許要安靜一陣子了。”
荀彧深知眼前人不是‘安靜’的人,道:“陛下,改元之後,是否巡視冀、青二州?”
劉辯一怔,這是什麼意思?
想了想,劉辯沒有想通荀彧在暗示什麼,道:“巡視也當是巡視天下。”
荀彧見狀便明白了,道:“陛下,平滅董卓是為中興之相,是否封禪泰山?”
劉辯眉頭一挑,原來是這個意思。
想了想,劉辯還是搖頭,道:“沒什麼意思。對了,那個九品中正制,卿家怎麼看?”
“朝廷裡頗有些非議,臣等還在商議。”荀彧接著話頭道。
九品中正制,表面上由陳群提出來的,可從宮裡透出的訊息,是眼前陛下指導之下的結果。
這個九品中正制,將官員分做了三六九等,最為爭執的一個點,就是這個‘九品中正制’,改變了以往的‘察舉制度’,侵奪了官員,尤其是高官的舉薦權。
九品中正制冒出來好幾年了,朝廷裡爭執不斷,劉辯能理解。
“關於大考,力度還不夠。”
劉辯又轉了話題,道:“豫、徐二州即歸,朝廷需要的大小官員更多。明年開始,秋闈要提升規格,由禮曹尚書與太常寺卿聯合為主考官,前五十年進崇德殿,朕要親自考校,當面嘉獎,任命。各地舉薦的官員,也要參加秋闈,不合格的不任用。”
荀彧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深吸一口氣,道:“臣領旨。”
這麼一來,朝野爭執要更多了。
這將是對他這個丞相的巨大考驗。
“太學,鴻都門學推行的怎麼樣了?”不等荀彧反應過來,劉辯又道。
到了這一步,劉辯的目的已然是昭然若揭了。
荀彧臉角動了動,道:“在太常寺等的推動下,各州目前已建學超過七十,入學人數超過三萬,明年都要過百學生透過秋闈,入仕為官。”
“數百?”
劉辯皺眉,旋即也微微點頭。
庶民想要入學很難,想要堅持到學業完成更難,再想到了洛陽透過秋闈,是難上加難。
這裡面,不止是士族壟斷了‘讀書’的機會,也有庶民無財力支撐到學業結束的原因。
在一個極度固化的社會中,哪怕劉辯撕開一個口子,給了機會,庶民也需要拼盡全力,還要有足夠的機緣巧合。
即便那入仕的幾百人,其中一多半,怕是也與世家大族脫不開關係。
劉辯心裡清楚,這些事情急不得,可還是有些按耐不住,很想給庶民一定的‘份額’。
但他知道,即便有了這種份額,也未必有幾個能真正落到庶民手中。
想要庶民成長起來,打破世家大族對權力的壟斷,任重道遠。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