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六章 郭嘉死,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靜,是他父親的弟弟,是他的叔父。

程普這個時候出列,頗為恭謹的抬手道:“啟稟荀僕射,子承父業,古之定理,孫太守不當襲承烏程侯爵位。”

荀攸面露贊同之色,道:“我也這樣認為,不過,朝中頗有些爭執,吳尚書原本是支援你的,後來也改為支援孫靜。再後來,王廷尉從中斡旋,得出了個折中辦法,就是烏程侯由你襲承,但吳郡太守由孫靜擔任。”

孫策深深擰眉,拙於言辭的他,不知道怎麼反對。

孫靜是一個看似與世無爭的人,幾乎沒有做過官,這突然冒出來,他本能的覺得有問題,尤其是他舅父,為什麼也改變了主意?

程普本想再再爭,荀攸擺了手,道:“孫策此番居功至偉,當予重賞,具體的,待我回京之後,與尚書檯、大司馬府仔細商議再定。”

別說程普了,就是孫策在這裡都算是無名小卒,哪裡輪得到程普三番兩次的說話。

程普見孫策默不吭聲,只能應聲退下。

接下來,就只有曹操與劉備了。

荀攸拿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

曹操一直冷眼旁觀,默不作聲,見著荀攸的做派,心裡冷笑不止。

他倒是想看看,這荀攸會怎麼‘處置’他!

而劉備一直小心謹慎,如同等待‘判決’。

他的兩個兄弟,並沒有參與下邳之戰,反而卻攻掠徐州其他郡縣,這種行為,劉備能找到足夠的藉口,但荀攸以及朝廷未必信他。

劉愈坐在主位上,將荀攸的所有動作看在眼裡,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手裡多了一塊板笏,靜悄悄的在上面寫寫畫畫。

荀攸這口茶喝的有點久,好一陣子才慢慢放下茶杯,轉向劉備,淡淡道:“劉使君。”

劉備心中暗凜,神色如常的道:“下官在。”

荀攸冷哼一聲,道:“你為皇室宗親,這幾年,可有功績?”

劉備心裡輕嘆一聲,抬手道:“下官無能。”

他聽出了荀攸問罪的意思了。

縱觀這幾年,劉備的經歷與曹操前幾年十分相似,屢戰屢敗,東奔西走,狼狽不堪,有過無功,難有立錐之地。

荀攸見劉備還算老實,面無表情的道:“朝廷會免了你的徐州牧,你要有心理準備。”

劉備心裡越發苦澀,艱難的抬著手,道:“下官明白。”

荀攸在劉備臉上梭巡再三,慢慢將目光移到了曹操臉上。

這一刻,所有人都注視向曹操。

劉愈停止了寫寫畫畫,抬起了頭。

趙雲也看過去。

劉繇,田豐,劉備,孫策以及夏侯惇,呂布等等,不知道為什麼,在場的下意識提起了一顆心,莫名的緊張。

大漢朝野莫不知曉,朝廷對曹操十分‘警惕’,潁川黨一直在尋求‘制裁’曹操,要不是宮裡屢次強行庇護,曹操的墳頭草都要三丈高了。

相比於其他人的緊張,曹操神情十分從容自如,狹長雙眼半眯,滿臉的絡腮鬍,傲然而坐,無懼無畏。

荀攸對曹操這個表情很不滿,心裡怒火暗動,道:“揚威將軍,尚書檯與大司馬府合議過,剿滅董卓後,你暫為豫州將軍,督豫州軍事。劉繇為豫州牧,總政事,田豐為沛郡太守。望你們戮力同心,撫定豫州,推行新政,莫要懈怠。”

曹操神情不動,只是靜默片刻,便抬手道:“下官領命。”

荀攸對這個安排自然是不同意,但宮裡點頭,他也只能來傳達命令。

料理好了這些,荀攸轉身與劉愈抬了抬手,而後道:“二殿下與本官在兩日後會離開徐州返回洛陽,你們各行其是,撫定豫、徐二州。”

“下官/末將領命!”官衙裡的人,齊齊抬手應聲。

角門東董卓,本應該是歡天喜地的大事,但不論是對於參與剿董的諸多將領,還是負責安撫善後的荀攸,內心都不太滿意。

他們有著眾多無法宣洩的不滿,只能強忍不發,暗藏在心裡。

這種強行壓抑的不滿,將來會在某一天爆發出來,釀出大禍。

會議散後,曹操,劉備,孫策等人相繼走出,各自迴歸他們的臨時駐地。

“大公子,趕緊回吳郡!”這是程普的緊張忐忑聲音。

“朝廷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主公沒有半點功勞不成,一句話就帶過了!”這是成廉的冷哼。

“玄德公,還得另謀他路才行。”這是劉備的大舅哥與他的忠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