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清剿叛亂 大軍十萬,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忠深深的看了眼典韋,抱著手道:“南陽黃忠。”

典韋咧嘴一笑,勒馬下場。

黃忠跟在一旁,與他低聲道:“典校尉,那中郎將趙子龍與你比較如何?”

典韋搖頭,道:“俺沒跟他比過,看樣子瘦瘦弱弱的。”

黃忠情知武將不能以外表評論,今天與這典韋打了個不相上下,倒是很想與那一合擊殺文丑的趙雲較量一番。

瞭望臺上,劉辯轉過身,看著三人,沉吟著道:“三位卿家,這場叛亂,於我大漢來說,其實未必是壞事。與其讓那些居心叵測之徒在暗中蠅營狗苟,朝廷時時刻刻提防,不如一次性將他們全部引出來,一舉處置乾淨了。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三人一怔,心裡同時暗道:原來陛下是打的這個主意?

不過,荀攸旋即神色一沉,道:“臣明白陛下的苦心,只不過現在不是誘賊的時候,袁術已然坐大,佔據三州之地,是前所未有的逆賊,厄需儘早殲滅,以定人心,以安社稷!”

劉辯好不容易找了這麼個藉口,哪裡會被說動,嗯了一聲,道:“那就命董卓統調徐、荊州、豫三州所有兵馬,總數近十萬兵力,步調統一,協同進剿!”

荀攸臉角動了動,很想說還是皇甫嵩的戰術最為恰當,但見劉辯好不容易鬆口,只得看向皇甫嵩。

皇甫嵩仔細思索一陣,道:“陛下,那呂布臣並不瞭解,是否派曹操或者徐榮進徐州?”

劉辯擺了擺手,向下走,道:“卿家對袁術還是太過高看了,十萬大軍,卿家是覺得還少嗎?就這麼定了。”

皇甫嵩想了想,便也沒有再多說。

集合三州兵力,十萬大軍,確實不少了。

荀攸,鍾繇對視一眼,心裡多少鬆口氣。十萬大軍進剿,即便不能很快成功,也會遏制叛軍氣焰。

待等夏糧上來,朝廷有了錢糧,再以情勢定奪倒也不遲。

潘隱從下面上來,來到劉辯身側,跟著走,遞過一道奏本,低聲道:“陛下,王公回京了。”

劉辯順手開啟,見王允對幷州變革一事,從頭到尾批了個遍,指責‘官制’:擾亂地方,私人叢叢。‘丈量田畝’是與民爭利,弊大於利。‘普查戶丁’是激起民變,禍亂之源。

一合奏本,劉辯神情淡漠,道:“丞相還在三輔?”

潘隱躬著身,道:“是。丞相上次來信,說是三輔之地,逃難之民近百萬,撫災之重,前所未有。”

劉辯又瞥了眼手裡王允的奏本,道:“這道奏本留中,明天請王允入宮陪朕用膳。傳旨給劉表,命他代朕,再去一趟幷州,記住,朝廷對於‘新政’是堅定不移,團結一致,任何人不得改變!”

“是。”潘隱連忙應著道。

荀攸與鍾繇跟在劉辯後面,面色思索,並沒有開口。

對於‘新政’,朝野的阻力一直都很大,地方上的變革,同樣阻力重重。

朝廷派到幷州的太守、縣令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至於‘丈量田畝’、‘普查戶丁’之類,明暗裡的絆子更為嚴重。

盧植在幷州推行‘新政’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朝廷每天都能收到各種彈劾奏本。

走了幾步,劉辯又看向荀攸,道:“司隸的‘新政’要加緊推行,所有的阻力,給朕傾力掃除,決不能拖延!另外,兗州的各種補缺,要慎之又慎,一定要能臣幹吏,勇於用事!對於‘新政’,朕會命徐榮全力協助,任何人膽敢阻撓、抗拒、甚至是謀亂,堅決鎮壓,絕無寬宥!”

“臣領旨!”荀攸沉色應道。他越發感覺到,眼前的陛下對於‘新政’的看重,遠勝過袁術的叛亂。

鍾繇同樣能清晰的察覺,心裡暗道:陛下,是不是對袁術的叛亂,過於輕視了?

劉辯心底盤算再三,道:“丁原再看看,要是不能勝任,調他回京。”

荀攸神色一緊,道:“臣明白。”

將一州之牧調回京,實則是一種‘嚴懲’,預示著丁原仕途到此為止。

劉辯嗯了一聲,沒有再多說,下了瞭望臺,來到訓練場。

這片訓練場上足足容納數千人,分了不知道多少方陣。

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射箭,有的在訓練,有的在騎馬……

劉辯見著,微微點頭,與皇甫嵩道:“目前,禁軍大營還有多少人?”

皇甫嵩跟在邊上,道:“回陛下,還有五萬,若是趙雲、徐榮回師,為八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