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戰起,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臣請走一趟揚州。”

劉辯搖頭,道:“勸說韓馥?不必了。這件事朕自有考慮,卿家還須專心於尚書檯事務。”

荀攸直視著劉辯,心裡的怪異更濃,卻又想不出所以然,只好道:“臣領旨。”

劉辯點點頭,看向潘隱,道:“請大司馬來見朕。”

“是。”潘隱應著道。

荀攸見狀,起身道:“臣告退。”

劉辯伸手拿起身旁的奏本,這是皇甫嵩上的。

內容主要是關於‘武將制’。

自秦以來,雖說分文武,看似清晰又不那麼明確,主要是因為武將同樣講究出身,各種名將即便偶有寒門出身,很快也會以各種形式融入‘文官體系’。

大漢朝現在州牧、太守、縣令權力太大,身兼軍政大權,在一地就是大小諸侯,形成獨立王國。‘王國’之內,一切皆是一言堂,有權有兵有稅,對下有絕對權力,對上則陽奉陰違。

這也是大漢朝廷迅速衰微的原因之一。

皇甫嵩的奏本,提議文武分制,並設立武將品階,獨立於文官。

這也是秉持了劉辯的想法。

劉辯靜靜看著,分析其中的利弊。

兩天後,山陽郡。

曹操從泰山郡剿匪回來,手裡拿著兩道公文、兩道檄文,走入他臨時武威將軍府,卻沒有回後院,而是直奔郭嘉的小院。

兩人坐定,曹操陰沉著臉,盯著桌上的兩道公文、檄文。

郭嘉已經看過,觀察著曹操的臉色,道:“我記得,將軍與袁家似有嫌隙?”

當初,就是曹操與徐榮合兵攻破汝南郡,將袁家夷滅了三族。

曹操目中厲芒一閃,道:“去年我為南宮校尉,為袁家所構陷,幸虧陛下明察,得以脫身。”

郭嘉有所耳聞,又瞥了眼兩道檄文,道:“韓馥的公文,是邀請將軍共襄盛舉,還任命將軍為兗州牧。朝廷的公文裡,是要將軍整軍待命,並暗示將軍上奏。將軍怎麼看?”

曹操冷哼一聲,沉聲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奉孝,我欲上書陛下,請旨領兵征討袁術,不勝絕不歸朝!”

郭嘉看著他,輕輕喝了口酒,道:“這道公文裡,朝廷只要求將軍整軍待命,並未調遣將軍入豫州,將軍沒有什麼想法嗎?”

曹操抬起頭,目露疑惑,道:“奉孝的意思是?”

郭嘉望向曹操背後的地圖,道:“我揣測,朝廷可能還是擔心青州與冀州,將軍整軍待命,不是南下,恐是北上。”

曹操狹長雙眼閃過縷縷精芒,道:“你是說,我該上書,請命出征冀州?”

郭嘉搖頭,道:“將軍該請旨南下要請旨南下,但以我的估算,將軍遲早還會回到兗州,即便不是州牧也勝似州牧。”

曹操面上思索,道:“還是因為兗州是兵家要地?”

郭嘉道:“豫州一亂,兗州的重要性越加凸顯。兗州不失,則司隸安穩,兗州一失,漢室危矣。”

曹操明白了,沉色道:“奉孝,你說,董卓能平定袁術與韓馥嗎?”

郭嘉喝了酒,臉上閃過一絲異樣,道:“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韓馥是袁家的門生,豫州亂象早已顯現,為什麼朝廷會派韓馥為揚州牧,陛下又怎麼會同意?”

曹操一怔,慢慢擰緊眉頭,繼而神色冷漠,道:“莫不是朝廷裡有袁家餘孽,暗中私通袁術?”

要說朝廷裡與袁術關係最近的,莫不過丞相楊彪了。

楊彪是袁家的女婿,是袁術的親舅父,是袁術父親袁逢的小舅子!

郭嘉還是搖頭,道:“丞相向來明哲保身,這麼做是等於自掘墳墓,令楊家步袁家後塵,他不會這麼愚蠢。是以,我才想不通。”

郭嘉想不通,曹操同樣疑惑不解。

兩人沉默了許久,曹操還是道:“這些暫且不顧。奉孝,董卓能平定袁術嗎?”

郭嘉喝著酒,臉上有些醉態,道:“袁術有滅閹黨之功,又是袁家嫡子,天下世人鹹望,豫州是袁家經營多年,又有揚州為縱深,董卓初來乍到,短時內必然難以取勝。”

曹操深深擰眉,董卓短時內不能取勝,那意味著袁術將進一步坐大,豫州有失,不止是兗州面臨危險,從潁川北上,洛陽近在咫尺!

“公孫瓚是幽州悍將,手握兩萬精兵,他也不能速勝?”曹操有些不甘心的追問道。

郭嘉好像在回味著酒勁,許久才道:“將軍莫要小看袁術,別說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