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劉協的演講,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孩走開,不要耽誤我們的事情!”
“走開走開!”
一群人衝著劉協大叫,甚至有人上前準備扒拉他。
當~
一個禁衛猛的上前一步,拔出刀,喝道:“渤海王殿下在此,誰敢放肆!”
十多人自然知道‘渤海王’是誰,在近一年諸多事情中,有兩個主角——一個是劉辯、一個是劉協。
在‘名聲’方面,某種程度來說,劉協還超過了劉辯!
十幾人面面相窺,而後看著劉協,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眾多謠言之下,不到十歲的劉協是一個‘受害者’,被搶奪了皇位,拘禁在宮裡,隨時性命不保,十分可憐。
劉協儘可能的保持平靜,餘光瞥了眼不遠處的劉辯,下意識的背起手,又覺得不合適,站在那,有種無所適從,心裡想好的幾個詞,忘了一乾二淨。
“學生等參見渤海王!”倒是十幾個太學生中,有人反應過來,連忙抬手見禮道。
其他人紛紛跟著見禮,同時還在對視,目光交錯,好像在密謀著什麼。
劉協僵硬著脖子點頭,語氣平淡的道:“免禮。你們在這裡鬧什麼?”
其中一個學生抬著手,道:“渤海王容稟,我等太學生,正在陳情。”
劉協看向他,道:“陳什麼情?”
這學生似乎受了不少冤屈,一臉憤恨,道:“總共十條,一,太常擅改課綱;二,吏曹錄人偏私;三,丞相昏庸,碌碌無為;四、奸臣當道、阻塞言路;五,朱儁平叛不力,理當問罪;六、董卓妄為,無視朝廷;七,曹操擁兵自重,屠戮士人;八,大司馬剿賊不力;九,御史臺越權,欺壓百姓;十……拘禁渤海王,陛下不仁。”
前面的劉協倒是無所謂,最後一條,令他瞬間色變,難以保持平靜。
他不敢去看劉辯方向,迅速繃緊小臉,道:“你們有何證據?可有奏本、訴狀。”
這學生抬著手,神情越發痛恨,道:“學生等上書十幾道,皆是石沉大海,請渤海王做主!”
劉協嗯了一聲,道:“按照朝廷的規矩,所有奏本進出皆有登記,除非陛下留中,其他須有回覆。本王明日會聽政御史臺,將你等姓名留下,本王明日會親自查處。”
十幾個太學生聞言不由得怔了又怔,劉協要親自調查?
他們與劉協說這些,可不是要他調查,而是藉機擴大事態,逼迫朝廷答應他們的要求。
再說了,你劉協一個隨時小命不保的人,憑什麼查處這些事情?
“學生孟喚。”
“學生班翼。”
“學生董宏。”
十幾人相繼報了名字,毫無忌憚。
劉協小臉認真的記下,道:“最遲三日,本王必有回覆。”
十幾人本來是藉機博取名聲的,意外見到了劉協,一些人心思浮動起來。
董宏頗為大膽,抬手道:“學生敢問殿下,先帝是否真有遺詔?”
此言一出,太常門口一片安靜。
幾乎所有人心驚肉跳,屏住呼吸的看著董宏,又悄悄的,死死的盯著劉協。
‘遺詔’一事,是袁術等人叛亂的基礎,雖然朝廷再三辟謠、否認,但太多人心裡已經相信,是有那份遺詔的。
畢竟,當初先帝深為喜歡劉協,欲廢嫡立幼的事是公開的,為此與朝臣還展開了一段時間的博弈。
在很多人看來,但凡先帝多活一年,繼承皇位的,定會是劉協!
此時,躲在大門後的蔡邕聽到這個無比尖銳、敏感的問話,嚇的一個激靈,顧不得躲藏了,快步出來,直接向著那十幾人呵斥道:“你等身為太學生,理當潛心向學,將來為國效力!現在整日無事生非,出格邀名,真當本太常好欺負嗎?”
真的!
十幾個太學生心裡齊齊暗道,但他們沒理會蔡邕,一直注視著劉協。
‘先帝遺詔’一事,太牽動人心了!
而沒有任何人,比劉協的話更有說服力,更令人相信!
以往劉協都在宮裡,好不容易出宮被逮到,哪裡肯放棄!
十多人不動聲色間,隱隱將劉協給圍起來。更是作勢,一旦劉協往太常裡跑,他們會撲身阻攔。
不遠處的劉辯雖然聽不見,但不斷有人來報,倒是一清二楚。
他揹著手,嘴角含笑,絲毫不見怒色。
劉表悄悄看向劉辯,對於‘遺詔’一事,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