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劉協的演講,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言,有何罪責?”
“太常,你這是亂權!”
“對,我等不服!”
蔡邕哪管他們喊叫,他是動了真怒,命太常的差役,將這些人全數給押走了。
直到這些人出了視線,蔡邕這才怒氣稍減,轉頭看向太常內,自語道:“這渤海王的一舉一動,怎麼那麼像陛下?”
他不敢多耽擱,急忙追進去。
在不遠處的拐角,劉辯聽著便衣禁衛轉述的劉協的話,下意識的摸了摸下巴,輕輕笑了起來。
鍾繇同樣沒想到,劉協居然能說出這番話來,看著劉辯,若有所悟。
劉表才沒心思管劉協說什麼,只想著怎麼挽回聖心,不去荊州送死。
劉辯笑了一會兒,踱步向皇宮走回,道:“關於廷尉府與御史臺聯合巡查的事,要儘早定下來,拿出詳細條陳給朕看,必要的話,刑曹也要加進去……”
鍾繇一怔,道:“陛下是說,廷尉府與御史臺一同巡視?”
劉辯也是一怔,回頭看向他與劉表,道:“朕剛才沒說嗎?”
潘隱連忙道:“陛下並未提及。”
劉辯哦了一聲,笑著道:“那是朕給說忘了。御史臺的權力是有侷限的,對很多事情無權處置,所以,需要御史臺與廷尉府聯合巡視。各監察御史,至少要配備三名廷尉府判官,以糾冤假錯案,以定大小是非……”
鍾繇這才明白,細細思索,道:“陛下,臣以為,應當加入刑曹。廷尉府負責審斷,御史臺負責的監察百官,刑民之案,須有刑曹查證。”
劉辯點頭,道:“這件事,還得有人牽頭,由劉協來辦吧。”
鍾繇注視著劉辯的側臉,心裡判斷不準劉辯對於劉協的真正態度。
他也不敢亂猜,這種事情,向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上位能做不能說,臣子不可多言!
劉辯仔細想了想,又轉頭與鍾繇道:“益州那邊,做一些試探。”
鍾繇肅色抬手,道:“臣明白了。”
劉辯嗯了一聲,沒有再說,上了馬車,道:“去六曹官邸看看。”
六曹等新官邸已經建的差不多,陸陸續續開始從宮裡搬出來。
“是。”典韋應著,騎著馬,護送著劉辯的馬車走向官道。
等劉辯馬車走遠,提心吊膽的劉表頓時抬手向鍾繇,沉著臉道:“鍾廷尉,不知可否賜教一二!?”
鍾繇哪裡不明白他的意思,心裡搖頭,這位中丞,慣喜高談闊論,在御史臺可以說是毫無作為。
加上時不時搞小動作,還想去做兗州牧。
陛下想要的是能臣幹吏,勇於用事,你這般敷衍塞責,心思搖曳,豈能在御史中丞這麼重要的位置上一直坐下去?
鍾繇稍作沉吟,道:“中丞,下官來想,不妨從潁川到汝南,向奮武將軍借兵。”
劉表彷彿沒聽到,抬著手道:“鍾廷尉,不知,有什麼辦法能夠改變陛下心意?”
鍾繇心裡嘆氣,這位是急昏頭了,我們很熟嗎?這種話直接問我?
他哪裡願意理會劉表,面上還是思忖著的道:“中丞應該還有一些時間,不妨與不其侯多做交接。”
劉表聞言卻是擰眉深思,不過片刻,面露狂喜的道:“多謝鍾廷尉,大恩不言謝,鍾某銘記於心!”
鍾繇一頓,忽然意識到劉表會錯意,連忙要說話,便見他急匆匆的走了,甚至於小跑起來。
鍾繇皺了皺眉,望著劉表的背影,自語道:“希望他知曉分寸,別惹出大禍來。”
劉辯交代了新任務,鍾繇沒管劉表,迴轉廷尉府。
而這會兒,劉協在太常門前的話,以太常為中心,迅速傳播向洛陽城各個角落。
最先知道的,無非是官場。
尚書檯內。
楊彪,王允,荀攸,荀彧正在議事,聽著小吏的轉述,不由得各有異色。
楊彪挺著大肚子,笑容滿面的道:“渤海王明大義,知大局,著實令人欽佩。”
王允神色漠然,心裡懷疑這些話是劉辯教的。
荀攸,荀彧兩人倒是沒有太多情緒,平靜如常。
等楊彪笑聲落下,荀攸道:“渤海王要聽政御史臺,丞相可先知道?”
楊彪這才反應過來,搖頭道:“老夫不知。”
荀攸不懷疑,若有所思的點頭。
劉協要是聽政御史臺,那表明宮裡有了某種安排。
‘會是什麼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