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八章 皇家沒一個簡單的,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成的臉上,不動分毫,只是目光微動的注視著楊彪。
“荀尚書,怎麼看?”突然間,楊彪抬起頭,與荀彧對視,話音裡,隱約帶著一絲請教的意味。
荀彧躬身以示恭敬,道:“依下官所猜測,王廷尉這麼做,是想讓丞相全身而退。”
“斷尾求生?”
楊彪若有所思,王朗這封信將會對他的聲望造成打擊,更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但確切來說,更像是一種‘總結’、‘定案’,將楊彪從所有事情上撇開,只是到了‘勸誡’的程度,並無罪責。
荀彧依舊躬著身,道:“下官認同廷尉的判決,諸多事情,不當牽強附會,攀扯上丞相。”
楊彪聽著荀彧的話,揉了揉胖臉,旋即笑呵呵的道:“荀尚書有丞相氣度。”
荀彧再次躬身,道:“下官還有很多事情須向丞相請教,不知今晚,下官可否登門拜訪?”
楊彪深深的看了眼荀彧,笑容更濃,道:“固所願也。”
“楊公,荀公,聊什麼這麼開心?”這時,劉協大步進來,看著兩人大聲笑著道。
楊彪,荀彧連忙起身,抬手見禮道:“見過陳留王。”
劉協一臉笑容,在主位坐下,道:“二公請坐。”
楊彪與荀彧對劉協的突然邀請都心存疑惑,不動聲色的坐下,等著劉協開頭。
僕從上茶之後,劉協客氣的端起茶杯,說著‘喝茶’。
楊彪,荀彧自然跟著,輕輕喝過一口,目光都在劉協臉上。
劉協倒是比以往更為從容,即便是兩位新舊丞相,他也沒有多少緊張,故作沉吟片刻,道:“二公,秋糧再次減少,國庫入不敷出,不知,可有什麼對策?”
楊彪眨著小眼睛,心裡古怪。
這位從來不沾朝政的陳留王,怎麼突然關心起國庫來了?
但楊彪沒說話,看了眼荀彧。
作為戶曹尚書,荀彧當仁不讓,老成的臉上出現凝色,道:“殿下,從各州上來的數字來看,十萬石,基本上已經是極限了。”
劉協皺著眉,打量著荀彧,道:“我記得,中平以前,國庫一年,可有十萬萬錢左右,少的是不是有點多?”
荀彧神情認真起來,道:“殿下,南方各州、益州基本不納糧,這便減去四成。北方各州連年戰亂,而今剛剛平復,田地復耕不多,這便又減去至少兩成。加上各種天災人禍,十留其一,已是艱難。”
劉協多少知道一點,聽著荀彧的話,心裡不禁有些震驚,道:“真的,只有十之一?”
朝野都懷疑,戶曹藏匿了真實的稅賦數量,瞞著朝廷,挪作他用。
比如用作了軍資,貼補了曹操、禁軍大營以及安撫招降的黃巾軍、黑山軍等。
楊彪這個無為丞相,在這個時候點頭,道:“殿下,荀尚書並未作假,朝廷稅賦情況確實不容樂觀,而且可預見的未來至少五年,只會減,不會增。朝廷支出與日俱增,窟窿會越來越大。”
劉協萬萬沒想到,朝廷拮据到了這種程度!
他不自禁皺眉苦思,道:“那,有什麼對策?要,先平定南方嗎?”
隨著劉虞的進京,朝廷的‘主戰派’在抬頭,劉協聽到了不少風聲。
偏偏宮裡半點訊息沒有,誰也猜不透那位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
楊彪繃直臉,道:“殿下,北方看似穩固,實則十分脆弱,一旦朝廷有風吹草動,隨時可能崩散。是以,尚書檯的意思,是先北後南,先定北方,待等時機,王師兵強馬壯,一舉平定南方叛逆!”
劉協面露狐疑,道:“皇兄也是這個意思?”
依照劉協對劉辯的瞭解,那位皇兄從不走尋常路,會真的這麼有耐心,容忍著南方叛逆上躥下跳,而不做反應?
荀彧躬身,道:“殿下,叫下官來,是為了政事嗎?”
劉協立即收斂表情,微笑著拿起茶杯,道:“只是,心裡有些疑惑,忍不住問出口罷了。”
荀彧坐回去,拿起茶杯,輕輕喝茶。
楊彪見荀彧不對劉協解釋,也明白他的意思,喝了口茶,笑呵呵的道:“我聽說,御史臺近來遇到了不少麻煩?”
劉協見楊彪換了話頭,心裡暗松,道:“是。各州郡,似乎有些排斥御史臺是巡城御史,出現了抱團的情形。”
劉協說的輕鬆,實則上,地方官員對監察御史已‘深惡痛絕’,開始主動反擊了,比如冀州鹽場,三個巡察御史被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