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矛盾,繼續集中精力推行‘新政’,為大漢恢復、積攢元氣。

潘隱見劉辯在沉思,不敢打擾。

遠遠的見到尚書檯有小吏過來,不動聲色的擺了下手。

劉辯看著天色,想了好一陣子,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難以理出頭緒,不禁有些煩惱的皺眉。

又是半晌,劉辯輕吐一口氣,道:“是不是要下雪了?”

潘隱轉頭看了眼天色,道:“陛下,應該還有一場雪。”

這還沒出正月,按理說,還會下雪。

劉辯點了下頭,道:“走吧。”

潘隱無聲應著,跟著劉辯來到了尚書檯。

小會議廳內,丞相楊彪、大司馬皇甫嵩以及荀彧,荀攸,鍾繇,曹操等人已經在候著了。

“臣等參見陛下!”一眾人齊齊見禮。

“免了。”

劉辯大步走進去,坐下後,看著一群人,道:“事情諸位卿家都知道了,說說看法。”

楊彪比以前更胖了,挺著大肚子,一臉嚴肅相,道:“陛下,袁術等人,大逆不道,謀逆叛亂,人人得而誅之!而今敗亡,乃是天意!臣請陛下降旨,諸將用命,年中之前,平定袁逆!”

其他人沒說話,暗中觀察著劉辯。

對於袁術,在座的早就明顯感覺到,眼前的陛下有意無意的在縱容,拿捏不清楚他的想法,眾人也不敢隨意開口。

劉辯神情如常,道:“丞相所言有理。誰人為帥,誰人為先鋒?”

一群人沒想到劉辯這麼痛快,不禁一怔。

旋即幾乎都明白了,袁術現在只有四郡之地,大敗之下,人心渙散,敗亡就在眼前。

可誰最終滅掉袁術,誰便有大功,封侯就在眼前!

曹操呼吸有些急促,餘光掃過眾人,忍不住了,抬手沉聲道:“陛下,臣願意領兵,為陛下平亂!”

荀攸對曹操有所警惕,不動聲色的道:“陛下,臣之意,以荊州刺史劉表為帥,吳郡太守孫堅為先鋒。”

鍾繇稍作思索,道:“陛下,臣認為當分兵兩路,公孫瓚亦可為先鋒。”

皇甫嵩,楊彪沒有插話,任由他們相爭。

兩人居高臨下,又沒有什麼利益在裡面,是以冷眼旁觀,看的十分清楚。

曹操是為了他自己,荀攸則是為了將曹操留在洛陽,而鍾繇,考慮的是防止劉表、孫堅坐大,有意分化。

曹操同樣察覺到了,面色如常,沉聲道:“陛下,此番滅袁,必須是朝廷,決不能是地方牧守,請陛下明鑑!”

劉辯眉頭一挑,明白了曹操話裡的意思。

如果是劉表,孫堅等人平定袁術,只會令地方坐大,朝廷進一步式微。而由朝廷滅袁,正好相反——朝廷強勢,地方那些人是龍是虎都得盤著!

楊彪同樣醒悟,連忙道:“陛下,臣贊同曹長史之意。”

荀攸心思如玲瓏,對於曹操這個說法自是贊同,心底已經在考慮著曹操以外的人選了。

左思右想,他發現,除卻曹操之外,好像沒有更為合適的人選了。

在突然的安靜中,一直沉默著的荀彧插話,道:“陛下,若是漢中太守劉備為徐州刺史,倒是位合適人選。”

“不準!”

劉辯果斷的將荀彧的建議打了回去,道:“漢中太守不得動。大司馬,你怎麼考慮的?”

荀彧還想再說,皇甫嵩已經抬手了,道:“陛下,幽州牧劉虞可用。”

在去年,王允被處死,朝野一度瘋傳,劉虞將要入京,接替王允的位置,但隨著時間流逝,這種謠言也是不攻自破。

皇甫嵩再提劉虞,目的也簡單,尚書檯就剩下丞相楊彪一個人,應當補充。

畢竟,大司馬府有後繼者曹操,尚書檯卻沒有。

劉辯還是搖頭,道:“烏桓,鮮卑等時不時叛亂,劉卿家於塞外有威德,不宜輕動。”

荀攸,鍾繇等人悄悄對視,這說來說去,最後還只剩下一個曹操了。

曹操狹長雙眼閃過一絲激動,越發沉色道:“陛下,袁術已是必死之局,朝廷應當將注意力轉向董卓等人!”

劉辯看了眼曹操,心裡推敲再三,還是下定決心,道:“以曹操為揚威將軍,督徐、揚二州軍事,吳郡太守孫堅,奮武將軍公孫瓚歸於節制,於四月出京,剿滅袁術等叛逆!”

曹操強持鎮定,朗聲道:“臣,曹操領旨!”

荀攸對曹操還是有所警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