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接連的,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潘隱躬身,道:“小人不知。”

劉辯眉頭皺了皺,心裡對左慄十分不滿。

相比於皇甫堅長的情報,左慄的那些,彷彿是道聽途說,真真假假,難以辨清。

片刻後,劉辯鬆開眉頭,道:“給這個程昱,加皇城府長史。另外,通知皇甫堅長,要他冷眼旁觀,儘量不要插手。還有,給朕摸一摸孫堅以及劉表的底。”

“是。”潘隱應著,後退出去。

旋即,皇甫嵩進來了,抬手道:“臣參見陛下。”

劉辯擺了擺手,笑著道:“卿家來的正好,先看看這兩份奏本。”

皇甫堅長在劉辯對面坐下,拿過奏本看去,第一道,是荀攸舉薦曹操的。

盧植的作為,不止劉辯看的清楚,皇甫嵩同樣心知肚明,沒有太在意,放到一旁。

而後,是他二兒子的奏本。

皇甫嵩繼續下意識的凝色,看著奏本上,條理清晰的奏報,漸漸為內容吸引,認真沉思起來。

好一陣子,皇甫嵩看向劉辯,道:“陛下,曹操任大司馬府長史,臣不反對。”

“至於皇甫堅長的這道奏本,”

皇甫嵩面露遲疑,道:“臣以為,南方各種勢力交錯,形勢複雜,瞬息萬變,即便身在其中也難以看清,還須驗證。”

劉辯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到底是親兒子,卿家無需太過苛責。以朕對二公子的瞭解,沒有十足把握,是不會上書給朕的。”

皇甫嵩躬身,沒有應話。

這幾年,他與那混賬見面次數,屈指可數。雖說心裡有所改觀,但十幾二十年的瞭解,皇甫嵩還是難以完全相信,那個混賬東西能夠改頭換面,做出這麼多事情來。

見他不說話,劉辯暗自搖頭,道:“說正事吧。曹操這個長史,朕同意了。曹操出身世家,性情還有些隨意,須多有磨練,卿家帶在身邊,好好調教調教,該教的,也不要藏私。”

皇甫嵩連忙抬手,道:“臣領旨。”

劉辯嗯了一聲,神情思忖,道:“二公子的奏本,卿家也看了,現在來看,徐州刺史是要空出來了。”

皇甫嵩觀察著劉辯的神情,道:“陛下,孫堅,或可勝任。”

劉辯直接搖頭,道:“孫家在江東勢力夠大了,不能再加。”

皇甫嵩想了想,道:“徐州與青州、豫州,揚州等相連,地理位置險要,各種勢力交錯複雜,須有一個足夠能力的人才能鎮守。”

劉辯嗯了一聲,道:“人選,朕再斟酌。朕今天叫卿家來,是為了另外一件事。益州牧劉焉身體不太好,已經不能下床了。除了劉璋外,其他幾個兒子都死了。他上書,請求讓劉璋回綿陽。意圖讓劉璋接替他的益州牧的意思十分明顯,卿家怎麼看?”

皇甫嵩神情不變,道:“不可!”

旋即,皇甫嵩躬身,道:“陛下,這或許是好機會,朝廷應當策變,儘可能安穩的將益州收歸朝廷。”

劉焉入川之後,益州便成了獨立王國,對朝廷是陽奉陰違,造反兩個字,幾乎就刻寫在臉上。

但朝廷一直對此無能無力,還得倍加籠絡,不能使得他真的造反。

因為益州的地理非同一般,一旦劉焉公開謀反,朝廷最多喊幾句,能做的其實並不多。

現在劉焉病重,待他一死,益州就成了無主之地,朝廷便有機會,重新收回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