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九品中正制,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爭相告狀的突然多了起來,一箇中午,居然高達四五十人。
舉告什麼人的都要,丞相楊彪,左僕射王允,董卓,皇甫嵩,荀攸,哪怕是鍾繇自身都沒逃過。
訴說冤情的更多了,個個呼天搶地,好像受了莫大冤屈。
“廷尉辛苦了。”忽然間,門外走進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笑呵呵的說道。
鍾繇一驚,急急抬手道:“元常糊塗,忘了陳公了。恕罪恕罪。”
來人六十出頭,精神矍鑠,笑著道:“老夫託大,叫廷尉一身世侄,不算過吧?”
“陳公折煞我了,快請坐。”鍾繇雖然貴為廷尉,當今皇帝陛下的心腹之一,公認的前途無量,但面對陳紀,還是十分恭敬。
陳紀坐下後,看著鍾繇道:“廷尉很頭疼?”
鍾繇坐在他對面,給他倒茶,道:“還請陳公教我。”
陳紀見鍾繇沒有忘乎所以,面露微笑,開門見山的道:“我聞,打蛇須七寸,射人先射馬。”
鍾繇一怔,繼而醍醐灌頂,道:“陳公的意思,是從在朝的官吏下手?”
陳紀笑容越多,道:“沒有被定為冗官,固然慶幸,當也後怕,必然是要做些事情的。”
用現有的朝廷官吏,壓制被裁減的冗官!
洛陽城的大小官吏,繞個兩三人,那都是親朋故舊,師友吏從。
鍾繇豁然開朗,起身抬手,肅色道:“多謝陳公指點。”
陳紀拿起茶杯喝了口,道:“無需客套。我兒長文年屆不惑,我想請為廷尉幕僚,不知可否?”
長文,陳群的字。
鍾繇知道陳紀所來肯定有事,沒想到會是因為陳群。
思索片刻,鍾繇道:“陳公,長文才名顯著,聲望達野,入我幕府,是否太過屈才?朝廷官職空缺眾多,世侄願為舉薦。”
陳紀搖頭,道:“你我兩家,皆是精於律法,長於禮制,禮制之事尚可,國政難免疏漏。”
鍾繇是出身司法世家,歷代都出仕廷尉府,與同為潁川名門的陳家相交莫逆。
鍾繇見陳紀這麼說,頓了頓,道:“長文現在何處?”
陳紀道:“本在徐州,後遊歷青、冀,與孔融論經,最多四五日便可到京。”
鍾繇想了一會兒,道:“那,世侄就勉為其難,若長文他日有入朝之意,世侄定為舉薦。”
以鍾繇現在的身份,舉薦任何人幾乎都是百分百成功。
陳紀笑著站起來,道:“多謝廷尉了,改日老夫設宴,以為答謝。”
見陳紀要走,鍾繇連忙道:“陳公有無出仕打算?”
陳紀原本是何進大將軍府的幕僚,後來要調任平原相,因為恰逢靈帝駕崩,一系列大事情之下,在潁川躲了大半年,眼見劉辯御駕親征大獲全勝而歸,這才忍不住再次入京。
陳紀曬然一笑,道:“年老體衰,不堪大任,打算會潁川閉門著書。”
鍾繇心裡暗道可惜,這位聲名卓著,能力出眾,若是入仕,當有一番作為。
他沒有多勸,道:“世侄送陳公。”
鍾繇從後門將陳紀送走,想著陳群,面色思索的自語道:“陳群既然選擇入京,想必是有入仕的打算吧?”
另一邊,劉辯剛回到景福殿,走向書房,忽然隱約聽到一聲悶雷,不由抬頭看天。
只見天色晴朗,萬里無雲。
“還沒下過雪吧?”劉辯問道。
潘隱一愣,道:“是,今年還沒下過雪。”
劉辯點點頭,進了書房,坐下後,定了定神,伸手翻找身前的奏本,道:“楊彪的施政綱領還沒送上來?”
潘隱道:“還沒有,小人去催一下。”
劉辯擺了擺手,道:“不用催,讓他準備的充分一點。”
潘隱無聲應著,悄悄後退,還沒到位置,餘光見到唐姬端著盤子走進來。
“臣妾見過陛下。”唐姬行禮道。
劉辯接過碗,道:“探聽到什麼了?”
唐姬抿了抿嘴,雙眼有些紅,道:“太后娘娘訓斥了臣妾。”
劉辯一怔,拉著她的手,坐到腿上,安撫著她道:“沒事沒事,下次不問了。”
唐姬坐在劉辯腿上,看著他,欲言又止。
劉辯笑著道:“怎麼了?”
唐姬有些猶豫,湊近在劉辯耳邊低聲道:“臣妾聽說,娘娘派人出宮了。”
這個劉辯倒是知道,是為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