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辯笑著給何太后夾菜,道:“朕不是去涉險,最多也就到上黨,中間還有太原,離著雁門十萬八千里,真要有危險,朕立即跑回來就是了。”
何太后見劉辯這麼說,嘴角動了動,皺眉道:“你休想哄騙我,伱派別人去,母后不允許你離京。”
劉辯笑呵呵的又給何太后夾菜,道:“母后,朕年紀輕輕的繼位,根本沒有什麼威望,朝臣都在欺負朕,朕不去混點功勞,實在壓不住那些人。”
何太后看著劉辯,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眉頭皺的更緊,道:“那唐瑁就不能幫你一點?”
劉辯將碗端起來,遞給何太后道:“威望不夠。”
何太后接過碗,沒好氣的道:“什麼威望不威望的,坐到那個位置上,威望自然就有了,反正你休想出洛陽。”
劉辯不慌不忙的端起他的碗,笑著道:“那他也得壓得住,楊家四世三公,誰能比得過?”
何太后張嘴欲說,面色不愉的又收住聲。
劉辯有些意外的看著她,雖然與何太后接觸不是很多,但總覺得何太后好像有事情瞞著他。
吃兩口菜,劉辯試探著道:“母后,朕聽說,二舅舅最近在揚州跑來跑去?”
何太后手一顫,而後哼了聲道:“你管他做什麼,好好做你的事情。”
劉辯越發確定,餘光瞥見潘隱小碎步進來。
潘隱與何太后躬身,小心謹慎的到劉辯的身後側,低聲道:“陛下,渤海王到了。”
劉辯放下碗,與何太后道:“母后,朕先去見皇弟了。”
何太后嗯了聲,自顧吃飯。
劉辯見著,心裡疑竇叢叢。
出了永樂宮,劉辯問道:“母后近來在做什麼?”
潘隱跟在劉辯身後,回憶片刻,道:“好像沒什麼,就是與一些貴婦說說話,偶爾給舞陽君,車騎將軍去去信。”
劉辯神色不解,見劉協孤零零的站在不遠處的臺階下,便也沒有繼續追究。
劉辯看著劉協,心裡動了動,笑容和煦的走過去。
“臣弟參見陛下。”劉協不卑不亢的見禮。
八九歲,五官細嫩,姿態從容,一看就是那種教養很好的別人家的孩子。
“免禮。”
劉辯笑著,道:“祖母近來可好?”
“祖母一切安好。”劉協道。他抬著頭,看著劉辯,心下疑惑。他被軟禁了幾個月,這還是第一次出來。
劉辯頓了下,邁步向前走,心裡斟酌著,道:“皇弟,匈奴寇邊,直逼太原,朕欲御駕親征,你怎麼看?”
劉協神情頓變,立刻又恢復正常,道:“陛下御駕親征,小小匈奴,必望風而逃。”
劉辯踱著步子,臉上有著一絲遲疑。
他有心帶劉協一起出徵,以免有人趁他離京,利用劉協搞事情。但如果他真的有個萬一,劉協卻是是唯一的,無可爭議的繼位人選。
劉協見劉辯一直不說話,安靜跟在他身後。
好一陣子,劉辯道:“皇弟,朕復設了丞相,你怎麼看?”
劉協被軟禁,對外面的訊息幾乎是一無所知,聽著就怔了又怔,旋即就語氣如常,道“陛下聖明,任用賢者為相,君臣齊心,振興我大漢將指日可待。”
劉辯回頭看了他一眼,這小傢伙,確實早慧很,說話是滴水不漏。
劉協與他對視,稚嫩的臉上,鎮定又安靜。
劉辯心中一時間轉了數個念頭,忽然笑容綻放,道:“君臣齊心是不夠的,你我兄弟也當齊心,皇弟,去尚書檯聽政吧。”
劉協雙眼裡有些茫然,似乎不太理解劉辯的話。
他去‘聽政’?這‘聽政’二字,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目的?
劉辯沒有解釋,擺了擺手,直奔景福殿。
劉協站在原地,小臉上都是困惑不解。
劉辯匆匆回到景福殿,坐在書房的椅子上,認真的推敲著裡裡外外的局勢。
宮裡已經安排好,接下來就是宮外了。
仔細盤算一陣,劉辯忽然道:“加趙雲為騎督,率兵一千入京,準備隨朕出征。張遼,張楊,董卓皆要隨軍。徐榮回兵,進駐禁軍大營。曹操率兵至沁水畔,等朕匯合。”
潘隱一字不漏的記下後,道:“是。”
劉辯坐在椅子上,神色沉著,目光冷靜,道:“皇甫嵩回京後,命他節制羽林軍,所有人與事,都不得亂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