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漢家功業,暮色長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露斟酌,道:“你認為,盧使君,董太尉,曹中郎將,是否該問罪?”

‘是屬意我去幷州嗎?’

劉表心裡有點不想去幷州,那是四亂之地,不是安身立命之所,故作思忖的道:“臣認為,有為之事,不能斷其路;有功之臣,不能寒其心。”

劉辯已經看出來了,這位也是藏著心思的人。

‘倒是可以用一用。’

劉辯突然起身,道:“卿家說的不錯,等著旨意吧。”

說完,他徑直離開。

劉表一愣,連忙抬手道:“臣恭送陛下。”

一路送走劉辯,看不到背影,劉表才皺起眉,神情遲疑。

劉辯來的太快,話鋒直接、犀利,根本不給他多少反應的時間。

劉表不想去幷州,那地方太過險要,是是非之地,不可久待。

“劉中侯這是?”迎面而來一個年輕人,有些疑惑的看著出神的劉表道。

劉表猛的警醒,與年輕人點點頭,大步離去。

他還得找人商議一下,探探有沒有其他出路。

出了經館,潘隱上前,遞給劉辯一道公文。

劉辯接過來,猛的腳步頓住,眉頭挑了又挑。

這是左慄的奏本,內容是董卓在雁門清除叛逆,遭遇雁門太守的刁難,董卓隨後查到證據,證明了雁門太守勾結匈奴,直接就給殺了。

劉辯旋即就想起來,那孫堅也是動輒殺太守,毫無規矩與敬畏。

“沒一個省心的啊……”

劉辯搖頭,一郡太守豈是能說殺就殺的?又不是歷史上董卓亂政時期。

這董卓,必然會被朝野群起攻訐!

潘隱立在劉辯身後,等了一會兒,道:“陛下,尚書檯應當正在議事。”

劉辯眉頭皺起,尚書檯議的,就是兩件事:一,盧植、曹操等人的這次軍功;二,就是朝野對盧植、曹操,董卓等人的彈劾。

好一陣子,潘隱見劉辯久久不言,低聲道:“陛下,是回宮嗎?”

尚書檯,現在估計正熱鬧。

劉辯一合奏本,已經想到了辦法,笑著道:“去禁軍大營。將這件事,遞話給……丞相。”

禁軍大營,這是劉辯要去的最後一個地方了。

潘隱應著,招過不遠處的馬車。

此時,嘉德殿旁的尚書檯裡,確實熱鬧。

丞相楊彪坐在主位,下首是左僕射王允,尚書荀攸,廷尉鍾繇。

楊彪端坐不動,胖臉都是不怒自威之色,身前擺著兩道文字,一道是劉岱彈劾盧植等人的奏本,一道是盧植等人的論功文書。

楊彪小眼睛眨了下,沉色道:“諸位,各抒己見。”

荀攸瞥了眼王允,道:“丞相,盧植等人有功,不當問罪,是陛下親口讚許的。”

鍾繇神色肅然,餘光也在王允臉上。

王允神色不動,道:“丞相,為何只有這些人,其他人因何不在?”

楊彪道:“此事乃朝廷大事,不可過於招搖。荀尚書是吏曹尚書,鍾廷尉是廷尉,最是合適不過。”

王允昨夜就覺得楊彪心裡有鬼,見他今日一改往常,目色警惕。

楊彪見王允不說話,道:“王公,對於陛下御駕親征的幷州一戰,盧植、公孫瓚,曹操等人的論功行賞,有何看法?”

王允看著楊彪,又餘光瞥向荀攸、鍾繇,道:“功過賞罰,自當分明,請丞相定奪。”

楊彪見王允不入坑,道:“那,就以吏曹的為準,呈送陛下?”

王允默默一陣,道:“下官無異議。”

楊彪意外了,這王允居然這般謹慎。

他肥臉不動,轉向鍾繇,道:“廷尉府,對於盧植,董卓,曹操三人的賞罰,有何結論?”

盧植的罪名,主要是就是任由匈奴圍困劉辯於上黨、董卓是擅殺士人、曹操是兵敗,這三人的罪責,認真追究起來,以朝野的風氣,是很難逃脫的。

鍾繇道:“廷尉府認為,此事須依大司馬府為準。‘新制’之下,將士的功罪,不在廷尉權責之內。”

楊彪眨了眨眼,這鐘繇也不上當?

他坐直身體,看了眼身前的兩道奏本,道:“好。既然諸位沒有意見,那就依吏曹的所書,上呈陛下。”

說著,楊彪拿起筆,認真的署名,而後遞給王允。

王允看著這份論功行賞的名單,臉色漠然,剛拿著筆,猛的抬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