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部分,末日之門,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壯舉,正在交火中的印軍無心再戰,迅速逃離了戰場,並且從吉爾吉特撤退到了欣果斯。第二天,兵無鬥志的印軍就退到了印巴實際控制線以南。”旅政治委員王榮超上校把有關維英的故事畫上了句號。
李漢開始翻看維英的遺物。
一塊帶=星星=標誌的飛機鋁殼(據說另一塊被炮彈擊碎了),這就是他,喜歡引人注目。一張白雪覆蓋的墓地照片。李漢拿起它時,手一直在抖。這是嘉琪的墳塋,墳前是那塊李漢為她立的漢白玉石碑。“愛妻衰嘉琪之墓”的字樣清晰可見。這一定是維雄寄給他的。
李漢把照片扣了過去,又接著翻看。他看到了通訊員說的那份遺囑。很短,只有兩行字:
“如果我戰死,請按藏民的風俗天葬我。這是一個熱愛天空的人的最好歸宿。”
維英,在還差幾個鐘點就離開這個世界時,你想到的就是這兩句話?你給這個世界留下的,甚至還不如那個與你同歸於盡的印軍中校多。清理戰場時,士兵從兩架直升機的殘骸中找到的,更多的是那個名叫納林德爾。拉奧的印軍中校的遺物。一隻殘缺的護身符,那是個梵天大神的小石像;
一隻帶鎖的小鐵盒,裡面裝著一個鋼角皮面的日記本。旅政治委員在把維英的遺物交給李漢的同時,也把印軍中校的遺物一起拿給他看。日記是用英語寫的,李漢可以看懂。信手翻了幾頁,被吸引住了,便一直看了下去。看著看著,他猛然間醒悟到,這就是多次與他在電腦中相遇的那個印度Hacker──“海客”。日記裡記載了他在這方面的全部活動,還有他在戰場上的所有經歷和感受。最後一頁上,寫著他給他妻子、女兒和尚未出世的兒子小拉奧的話:“當你們看到這本日記時,我肯定已不在人世。我是為印度的光榮而戰死的,我問心無愧。你們可以為我驕傲。讓我在這裡一一地親吻你們。莎伯摘,吉娜,吉米娜,還有我沒有見過面的小拉奧。”看到這裡,李漢對這位曾是他的對手,最後又成了維英的對手的印度人,隱約產生了幾分敬意,同時也就有了幾分惋惜。所幸的是,他們都死在對方的英雄手中,不是每個人的死都能有此幸運的。
這時李漢才猛然想起,自己一來就被有關“英雄事蹟”的述說包圍了,竟忘了問最重要的事:
維英的遺體在哪裡?
他向旅長提出了這個問題,旅長沒說話,起身就定,帶他來到一座石屋前。門口有兩個持槍站崗的哨兵,旅長走過去,依舊不吭聲,只是等著哨兵把門開啟。
李漢跟在旅長身後走進石屋,手電光下,他看到一隻只長條狀的屍袋橫陳在地上。在一隻幾乎是空的屍袋前,旅長停下來,輕輕摘下自己的軍帽。
“這就是他。能找到的,就這麼多了。全撞碎了。就這些還是戰士們含著淚,一點一點從飛機的殘骸裡摳出來的”這就是他?維英,一個一米八二的漢子,現在僅剩下的,還不足一隻手提包!
李漢忽然近距離地感覺到人生的無常。
回到帳篷裡以後,李漢要通了北京的電話,把一切報告給何達。
()
“你看到他了?”
“恩。”
“遺體,還完整嗎?”聽得出來,將軍在努力讓自己的語氣平緩。
“不算…….。很完整。”
“我想,把他和他媽葬在一起。”
“什麼,阿姨她……”
“昨天晚上,喊著維英的名字走的。”
“何叔叔!”
“你能,把維英帶回來嗎?”
“能。不過,他有遺囑。”
“寫的什麼?”
“他只說要讓把他按藏民風俗進行天葬。”
“還說什麼?”
“沒有了。”
電話那邊好一陣沉默。
“那就照他的意思辦吧。把遺囑帶回來給我看……看。”將軍的聲音梗塞了。
“是。”
聽筒裡響起了蜂音,電話斷了。
東京 20OO年2月1O日
從東京時間上午九點開始,大島首相就一直守候在電視機旁,兩眼不眨地注視著參眾兩院的投票過程。安然度過了一場國際政治風波之後,她已經在全國樹立了多謀善斷的女首相形象。既在中印兩國爭端中保持了中立,又沒使日本船隊在那場讓全世界驚心動魄的大海戰中受到絲毫損傷,沒一點手腕,能做到這一點嗎?
她覺得這是自己的傑作,足可以與乃父的幾次外交成就媲美。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