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出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大嶽傳,蝴蝶的出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刺客,然後揮弓一擋,架住另一把砍來的短刀。不曾想,胯下坐騎卻慘嘶一聲,已中刀倒下,天祚皇帝跟著撲倒馬前。
其餘刺客的幾把刀同時砍向落地的遼帝,那刀尖上閃著彩芒,分明餵了劇毒。不曾想,刺客戳倒遼帝坐騎固然有利於刺殺,卻也把自己暴露在救駕者的面前。
那幾員武將皆是久經沙場的高手,慣會捕捉戰機,見皇帝危在旦夕,齊齊厲喝,將手中刀槍投擲出去。
刺客們皆全神貫注於目標,壓根不考慮自己的生死,只想把刀戳到遼帝身上,便大功畢成。幾聲悶聲,數名刺客被刀槍貫身,功虧一簣。剩下的兩個刺客皆身手奇捷,避過刀槍,並不為同伴之死所動,眨也不眨眼地砍在遼帝身上。
只聽“咣鐺”兩聲,天祚皇帝在地上打個滾,居然毫髮無傷地逃過一劫。原來一刀砍在他的胸甲上,另一刀卻被他拔出匕首架住。
形勢轉換之快,也只有小五這樣的目力才看清了整個過程,他見遼帝已被救駕的武將下馬環護住,御帳親軍也都聚集上來,連自己也沒有機會了,心道一聲可惜,把目光轉向已被包圍的刺客。
這二人身材瘦削,全身裹著鹿皮,連頭也包住,只露出雙眼,看不出本來面目。小五已然想到,刺客一定是以四肢夾於花鹿腹下,如此才不被發覺,卻不知是什麼來路?不過既然敢冒著幾無生還的危險行刺遼帝,稱得上好漢子!
卻聽遼帝用契丹語喊了幾句,原本劍拔弩張的弓手們都撤下來,只餘槍手們團團圍住刺客,看來打算活捉。急促的鼓聲隨之響起來,把戰鬥的訊號傳向各處的暗樁,天知道刺客有沒有後援。
兩個刺客左右環顧一圈,御帳親軍圍得密密麻麻的,長槍如林,逃走似乎不可能,兩人又對視一眼,彼此點點頭,達成了某種默契。
只見其中一個刺客忽然拉開架勢,兩腿一跨,扭身甩手,用力將手中短刀投向遼帝所在的方位,他的動作說快不快,說慢不慢,似乎故意要人看清。其實遼帝已被人層層擋住,這把刀再快也傷不了他,但出於慣性思維,御帳親軍還是一陣騷動,轉向遼帝一邊。
隨後發生的事更出乎所有人意外,另一個刺客利用這短短的空暇和僅有的空間,返身折跑幾步,一個縱身跳到甩刀刺客的上空。
早已拉開架勢的甩刀刺客身子一沉,雙手搭橋,正接住騰空刺客的雙腳,一聲暴吼,雙手向上一託,將他彈了出去。
騰空刺客藉著同伴的座力,在空中劃出一個美麗的弧線,直往槍手背後的大宋使隊掠去,他的落點,豁然是韓九兒的坐騎。
這一切的發生電光石火,連小五這樣的反應能力都慢了半拍,只聽韓九兒“咿呀”一聲,已被刺客挾持,連人帶馬已下去十餘步。
不知是為了阻止遼軍追擊同伴還是一心求死,留在原地的刺客張開雙臂衝向槍林,眾親軍收手不及,十幾支槍尖“撲哧哧”鑽進了刺客體內,血如泉湧,死透透了。
“小九!”伴隨著幾欲失聲的叫喚,早有一人狂奔而出,右臂夾槍,左手揮舞,直追過去,不是小五是誰?
“九丫頭……”那邊廂,韓肖胄也顧不得掩飾女兒的身份了,聲嘶力竭地喊著她的閨名,挽袍追出幾步,便急火攻心,委頓在地。
小五面目猙獰,雙足如飛,牢牢咬住前方逃竄的單騎,顧不得被不斷迎撲的鋒利枝葉劃傷手臉,只在心裡唸叨著:“九姑娘,別怕,我來了,我一定不會讓你受到任何傷害……”
小五如此為著韓九兒,自不單單因為他負責她的安全,更因為這一路的朝夕相處,生出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這種情感,令他甚至可以為她置生死於度外。
奈何雙足不敵四蹄,小五眼睜睜地看著逃騎離自己越來越遠,只留下一聲聲清脆依賴的“五哥”飄蕩在林中,他的雙目幾欲瞪裂,一陣胸悶頭暈,原來這一路狂奔,全靠一口氣撐著。
小五腳步一滯,吸入一口新鮮空氣,驀地靈光一閃,一拍腦門,正所謂關己則亂,竟連射人先射馬的簡單道理都忘了。
他當即立定,鐵槍一插腳下,手起弓張,箭已在弦,略瞄那馬,正欲一挑放弦,卻聽得一聲哨響,兩側林木亂搖,箭矢如雨,吐著恐怖的“唰唰”聲,灌向那二人一騎。
小五大驚失色,心知是遼軍的暗樁發動,豈不連韓九兒也一併射成了刺蝟,這麼遠的距離,他縱使有心救人,也無力迴天。
他近乎絕望地望向前方,卻見那一身鹿皮的刺客顯出驚人的騎術,在前擁一人、後有亂箭的情形下,一抖韁繩,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