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武筠婉匆忙離開北國
夏去秋來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武筠婉匆忙離開北國,多子多福,從娶妻開始爭霸天下,夏去秋來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裴鴻這話,武筠婉有些驚訝,沒想到連裴鴻都沒有信心戰勝這個陳路。
她的目光隨後落到了戶舒的身上,戶舒此時開口說道:“老身和裴公的看法一樣,若是老身單獨和那個陳路動手,老身大機率不是他的對手。”
見戶舒都這麼說,武筠婉也意識到了路辰的可怕,她只是一個極境宗師,雖然能夠感受到路辰身上的威勢凌人,但是卻無法判斷路辰的實力具體有多強,就只知道他是一個大宗師。
但是裴鴻和戶舒兩人的話讓她明白了這個陳路的實力比她想象中還要恐怖,看來他的來歷很不簡單。
這麼想來,聽雨樓大機率和北王府背後的那個勢力有關,也不知道他們在北國想做什麼,想從北王的身上得到一些什麼東西。
如此一來,武筠婉對路辰這個北王就更加感興趣了,北王身上到底有什麼樣的價值,值得他得到這麼多勢力的支援?
不過短期內她肯定是得不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只能夠把錢海商會留在北國,然後讓錢海商會慢慢的想辦法挖掘一些有用的情報。
武筠婉這時候繼續問道:“裴前輩,戶婆婆,依你們看,那個陳路有沒有察覺到本宮的身份?”
裴鴻回答道:“大機率是有所察覺的,錢海商會再富裕,也不可能擁有兩個大宗師,不過他不一定知道您就是大武的長公主,他很可能認為您是長公主派來的人。”
武筠婉畢竟是大武的長公主,是一個實權人物,正常情況下不可能悄悄摸摸的跑到其他王朝去,而且還沒有提前給其他王朝打招呼,這顯然是有損身份的。
再加上能夠見到武筠婉的人比較少,連大武王朝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長公主長什麼樣子,所以裴鴻認為剛才那個聽雨樓的樓主不一定能夠認出來武筠婉就是他們大武的長公主,他頂多可能猜到他們這三個人和大武的長公主有關係。
當然,這只是裴鴻的想法。
戶舒這時候也說道:“裴公說的對,老身也這麼認為。”
武筠婉陷入了沉思,沒再多說什麼。
第二天清晨。
天才灰濛濛亮,武筠婉就乘坐錢海商會安排的馬車回了大武王朝。
聽說武筠婉這麼快就離開了北國,路辰一點兒都沒有感到意外,武筠婉畢竟是大武王朝的長公主,她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現在北國出現了能夠威脅到她生命的人,她自然不會在北國待太久。
早上,路辰喝完穆紫萱親手熬的粥,便前往了議政殿開小朝會。
今天討論的議題還是和北國的流民安排有關,最近這段時間北國的十次小朝會,基本上九次都和流民相關。
小朝會上,流民相關的事情討論結束後,李睿站出來說道:“王爺,如今北國的人口增長速度太快,現有的官員數量嚴重稀缺,根本無法管理這麼多的人口,臣建議增加官員數量。”
朝會上幾乎每個文官身上都是肩負幾個職位,雖然按照現在的北國官員管理制度擔任多個職位會有更多的補貼,但是這也意味著事情變得非常多。
以前他們天天偷懶,一下子給他們增加了這麼多工作,他們這幫官員根本沒辦法適應。
經過上次的殺雞儆猴後,這些官員忠誠倒是忠誠,就是能力不夠。
增加官員數量這件事已經迫在眉睫。
聽到李睿這話,路辰說道:“本王也在考慮增加官員這件事,不過北國貧困,大多數老百姓連書都沒有讀過,大夏境內其他地方的讀書人又不願意來北國做官,現在想要增加官員恐怕並不容易。”
李睿說道:“臣聽聞楚家已經有一個分支遷到了北國,楚家乃千年世家,有很多讀書人,臣建議讓楚家人進入北王府,擔任要職。”
李睿自然知道路辰和楚家的關係,他同樣也知道路辰對世家是屬於打壓的態度,但是現在北國沒有多少有才之人,只能夠暫時先啟用楚家人。
如果一直缺少官員,路辰的改革進度肯定會受到影響。
聽到李睿的話後,路辰想了一下,隨後說道:“可以,不過今後任何人要做官,都必須要參加考核,考核的題目本王親自出,等過了考核,才有資格做北國的官員。”
說完官員的事,李睿退到了一邊,此時路辰繼續說道:“本王今天有一件事要公佈,雁城太小,太破舊,已經無法滿足北國日益增長的商業需求,本王打算再建一座新城,今後北王府搬到新城去。”
聽到這話,大殿內的官員們頓時議論紛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