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部分,明末皇帝分身,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沒有解決火槍、火炮的批次化生產。
黑火藥是非常傷害槍管的,按照皇家新軍的訓練程度,人均一個月便會報廢一杆火銃。哪怕是不打仗,3000多名皇家新軍士兵一年光是訓練,便需要消耗4萬隻火銃。整個大明朝的火銃產能,剛剛足夠滿3000多名皇家新軍的兵器的耗損速度。
如果想要擴軍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降低人均的實彈訓練次數,要麼增產火銃的產能。
肖圖白知道降低了實彈訓練的次數。是不可取的。
畢竟,實彈訓練的次數,直接影響著士兵的戰場發揮。所以,對於肖圖白而言,擴軍的前提首先是要解決兵器的產能。
“提高鑽頭的轉速。”
眾多工匠臉上顯露了糾結之色。作為大明技術水平最高的一批工匠。他們自然知道,鏜鑽機床給出的轉速越快,加工的效率便會越高。但是操作鏜鑽這種機器,大明朝只有幾千名工匠能夠做到,而改進鏜鑽這種工具,他們心裡可並沒有把握。…;
見到眾工匠茫然。肖圖白知道指望不上他們了,只有自己想辦法。
提高鑽頭的轉速嘛。。。。。。。
很快——肖圖白想到了變速齒輪。中國古代關於齒輪的應用歷史悠久,遠在公元前400年,中國已經廣泛的應用齒輪。比如,指南車、記裡鼓車,皆是應用了整套的輪系。
當然了,變速齒輪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在16世紀至17世紀開始,鐘錶業的發展,促進了齒輪齒形的研究。1674年丹麥科學家提出了擺線齒輪理論,而到1733年法國數學家提出齒輪齧合理論。1765年,瑞士的數學家尤拉提出了齒輪漸開線的理論。
根據齒輪漸開線理論,便可以設計出變速齒輪。製作出變速齒輪,顯然便能解決鏜鑽機床的轉速問題。
關於齒輪漸開線複雜的數學模型、公式之類的,肖圖白並不記得。但是他知道“一條直線在圓上作純滾動時直線上任一點的軌跡既為漸開線”。
記得一位機械行業的朋友開玩笑說,穿越到古代了,只要有一個純圓的碗和一隻筷子,他就能畫出簡易的齒輪漸開線。
於是,肖圖白直接令人舀了一個宋代官窯出品的碗,之後,肖圖白舀了一根筷子沿著碗的邊緣滾動,用鉛筆記錄下軌跡。。。。。。。。
“好了,齒輪漸開線弄出來了!”肖圖白再向工匠解釋了齒輪漸開線的原理,令工匠們按照他的方式,製造出變速齒輪。
按照肖圖白畫出的漸開線模型,工匠們很快製作了4個大小不一的齒輪零件。之後,工匠們將之製作成變速齒輪箱。
這個倉促弄出來的變速齒輪箱,搖著曲柄輸出的轉速可以達到5倍。而鑽頭,透過變速齒輪箱的變速後,驚人的轉速令工匠們紛紛震動!
當然了五倍的轉速,還是很緩慢的。不過,按照變速齒輪原理改進的鏜鑽機床,工作效效率已經大大的提升。短短1個小時,工匠便用這種改進後的鏜鑽,將槍管內部鑽了1厘米左右。
按照這種效率來算,加工一根槍管的時間縮短為100個小時左右。一名工匠可以十天左右加工一根槍管,這種速度顯然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但是肖圖白還不甚滿意道:“還需再接再厲啊!不過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關於齒輪漸開線,還有鋼鐵合金相關的理論,我已經告訴你們了。將來,我希望你們能製作出更堅硬的刀具,以及更有效率的機器。我下一次來,希望你們能夠將槍管加工的效率,逐漸變成7天、5天、3天、2天、1天。將來啊隨著不斷改進機器和工藝,一名工匠一天能製作幾根,甚至幾十根、幾百根的槍管,才是我們的目標。。。。。。”
“除了使用人力之外,我也希望大家群策群力,逐漸改進機器,讓機器能夠利用風力、水力代蘀人力。試想啊,人才多大的氣力,自然界的水力、風力等等,卻是無窮無盡。用好水力、風力,不斷能夠增進我們的生產效率,更能夠節省我們的大量成本。。。。。。”
肖圖白的講話,令工匠們激動的直哆嗦。如果肖圖白是空口說白話,工匠們也許嗤之以鼻。但是,肖圖白連續指點下,工廠中見許解決了多個技術難題,已經令他們打心底裡產生高山仰止的心情。
原本,天津軍械廠此時的產能大約是月產500只鳥銃。但是,肖圖白進行了技術改進下,產能至少能夠達到1500只以上。而且根據肖圖白的提示,軍工廠的技術改進還是擁有巨大的空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